宋後獨尊何文匯
死得喇,香港媒體跟晒何文匯o個套,今日聽到TVB 7點個節目簡介,佈幕把"廚房"讀成"廚防",這種說話方式完全與現代香港口語方式脫軌,是蔑視現代文化的行為!K1o.l2u~ UY1[除了"廚防"外,還有否定變讀的例子,如:5d P/a*m9b9|U
"套現"不讀"套演" L$ofb!k]4ZjwW1?-v
"麥片"讀做"麥騙"
"澳門"讀做"澳瞞"
甚至見有有anchor把"男人"讀做"男仁",不過應該係慣左見字讀字而錯口讀出來DbH`C'Kw@
9zmkE)g/S7b
何文匯之所以有這樣的權柄,原來是巴結教統局得來的_;y(?u,P2`-r
原來在1990年教育署出版了一本由十多位大學和專上院校教授老師(羅亢烈、港大單周堯等領銜)合力審音的《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後來教育署給教統局吞併,便完全換了何文匯的教材。
[quote]切吾所切當作正音%U0D oV^s3|
作者: 潘國森*D8Kfy1VjU8T1`
;K$fD#^N
原載: 《作家月刊》2007年6月
XIwt%]9]qr
;qdD B$]b$~0`
--------------------------------------------------------------------------------:L_iz-qq:c
s&IYp _@]
小時候讀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只讀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遊歷海外諸國異境的故事,因為讀書不多,對傳統文化認識不廣,所以大部份內容其實都看得不大懂。近日代表粵語文化傳播協會處理所謂「正音」問題,已經多次在不同傳媒表達我們的看法。忽然想起唐敖聽到化外教書先生講甚麼「切唔切,以反人之切」,不禁啞然失笑。書上說:
4Ru#XU`*S
唐敖道:「今日這個虧吃的不小!我只當他學問淵博,所以一切恭敬,凡有問對,自稱晚生。那知卻是這樣不通!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多九公道:「他們讀的『切吾切,以反人之切』,卻是何書?」唐敖道:「小弟才去偷看,誰知他把『幼』字『及』字讀錯,是《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道奇也不奇?」7P~6B ~5v FZ o
9t9k:])H+V+a0Y B8{e%I
然而類似的奇事,正在香港發生。如果再不撥亂反正,勢必成為中國語言學史上的一大奇聞,開古今中外未有之局面!0l7Ya)}FQQ
e f9Kt9])kR
由教統局和粵語正音推廣協會合辦的「粵語正音」課程,要許多中小學師生學習,當中的內容對的少、錯的多,有似「切吾切,以反人之切」的笑話。*y/k^9?6Cu
#fW1Zc.IFh*@ Y
這套正音教材,聲稱以《廣韻》為依據,其實是學術上的一言堂。原來教育署早在一九九○年出版了一本由十多位大學和專上院校教授老師(羅亢烈、單周堯等領銜)合力審音的《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後來教育署這個衙門給教統局吞掉,便不動聲色的否定了這部書,完全換了何文匯教授的教材。
用宋代的《廣韻》來決定現今粵音之荒唐,其實是漢語語言學的入門常識,即使再加「多查字典」,亦同樣不通。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當代語言學家王力的一些入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