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勞工欠競爭力 改教育求轉型是良策
[b][size=5][color=teal]中小企勞工欠競爭力 改教育求轉型是良策,你有何睇法﹖[/color][/size][/b][url=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06/4/ghln.html]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06/4/ghln.html[/url]2A'l1Jz~Z"h-X(y:Uy
【明報專訊】「就業」是各國政府的政績標準之一,能創造就業或減少失業,政府的政治生命就能穩當長久,反之是惶惶不可終日。畢竟,政治的現實在於能否滿足選民的期待, 人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足以支撐樓房按揭供款和過著較好的生活,這一張選票投向何方也就不難掌握了。[url=]美國3^'P%] xF |
[/url]總統[url=]奧巴馬
[/url]在《國情咨文》重點提到就業,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了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拉票;香港雖然沒有美國那樣的[url=]普選
[/url],卻面對美國那樣的結構性就業問題——大量低技術的勞工,他們如何在高增值年代,繼續在職場上領著昔日的相對較優渥的薪酬?S4q f"W+C[xkV#lR
國情咨文救中小企 9I~/{h9Nm&YA
300億[url=]美元F ?P7Ey;Mt2di
[/url]專項貸款~'KBUk_^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的重點是創造就業,除了長遠創造200萬職位,更特別向小型社區銀行提供300億美元資金,使它們向中小企業貸款時有更大迴轉空間,此外又向中小企實行稅務優惠,這些都是為了上千萬張打工仔選票。美國的失業情况比人們想像的差,雖然失業率是9.7%,但個別州份的失業率早已超逾此數;從就業人口結構看,美國中小企職工佔全國就業大軍65%,是一股足以影響政治的巨大力量。另一個可以反映美國就業寒冬的數字,是一個職位有6.5人爭逐,金融海嘯前是1.7。
美國的失業率高企和就業不足,在西方世界並不偶然,歐洲的[url=]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