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xinren 發表於 2005-12-5 02:07 PM
潛艦之矛魚雷
h ^V%Qw+{^
Nqo2n|
魚雷至今依然在許多國家的海軍服役,而世界各國也多以改良現役武器來提升魚雷戰力,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除非軍事科技發展有重大突破,否則魚雷仍將會是各國海軍最重要的水下作戰利器。
-xI)j/a4D!kv
P|x3b!}
aDRCa*C
在以往反艦飛彈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魚雷曾是用來擊沉水面航行船艦的有效武器,如德國海軍U艇藉以攻擊盟軍的船團,或是美軍魚雷轟炸機藉以攻擊日本海軍的艦隊;當時在海面上筆直朝向艦艇而來的航跡,相信是許多水兵揮之不去的夢魘。
`8H$C
GY)v+bUG
HHFy8U9OJ%|
而在現代的海軍反潛作戰中,魚雷這種具備導向能力,可在水下航行、隱藏蹤跡的慢速武器(相對於飛彈),不論由反潛巡邏機、直升機空投,或是潛艦發射等,仍是最重要的攻擊利器。
L2F"?
h*p}
5i8nq},k~\m
魚雷一般採用發動機或電力馬達推動
2nFw)Wz0n
}T
o,z5RFHx6i`A.{.W*P
一枚魚雷的組成,由前至後大致可分為尋標器、戰雷頭、導向段及推進段四個部分;一般是採用發動機或電力馬達推進,不過前者的發射形態大多採噴射方式,後者則是以注水游出方式。
7S-qpr{!X
3nmg*]2i5Wj7mWV/O
魚雷的戰雷頭引信,有碰炸及磁感應兩種;戰雷頭則多採用錐形裝藥或雙雷頭設計,以求在重量限制下,對艦艇達到最大的破壞效果。而其中的推進系統,則分成能源、動力及推進器三個部分。目前使用過的能源,共有壓縮空氣、燃料及電瓶三種;動力包括往復式發動機、渦輪發動機及電力馬達三種;推進器則有車葉及噴射式兩種。
X[Ak&M$L!~;B
;b3c_J p[Sgj.V
早期人類發明的魚雷均為直射式,並無法改變追擊的方向,因此常常需要發射多枚魚雷攻擊同一個目標。而隨著水面艦艇及潛艦的機動性能增加,魚雷也發展出來導向方式,主要包括主/被動音響及線導兩種,其中音響導向魚雷可自行追蹤目標改變航向,線導魚雷則由發射載具指揮改變航向。
6L&]1}7n-IyFX
Y!WyD"RK-K0Gi
現今世界上魚雷的發射方式,主要分成反潛機或直升機空投、水面艦艇發射及水下潛艦發射三種,其中空投型是直接入水或以降落傘減速;艦射型是以魚雷發射器或反潛火箭發射;而潛艦則是以魚雷管中的壓縮空氣、撞擊、渦輪驅動水壓發射,或讓魚雷由管中自行游出。
#m6U#P%F/`ha
2IZ{ uq!A^gQPw5p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枚魚雷,是英國人羅伯懷黑德︵Robert Whitehead︶於一八六六年所製造,當時是採用壓縮冷空氣推進,速率只有每小時十三公里,而其後發展的魚雷大致沿用這種推進方式。一九○五年開始出現熱空氣式推進系統,主要是以蒸汽與空氣混合來推動發動機;而美國則利用酒精發展出乾熱式渦輪發動機。一九一四年當時的魚雷,直徑較現代的略小,為四五七公釐;全世界第一枚現代規格的五三三公釐魚雷,則是英國的RGF Mk1型及美國的Mk3型。
4m-TQP H:[)YcE
V \ y4G*Ezw
一次世界大戰是魚雷發明後,首度大規模運用在實戰中,不過並沒有太大的建樹,主要原因為品質不佳,許多發射出去的魚雷都是未爆彈,同時射程也不足。後來,英國發展出了燃燒循環發動機,使魚雷的射程增加。
d!M.e^x*x
'V'E*Ud}
二次大戰之前生產的魚雷,大都是直射、無導向式,直到一九三九年,德國發展出了全世界第一種電力推進魚雷,至此魚雷也開始擁有導向能力,這種G7型魚雷是採用鉛酸電瓶推動電力馬達。美國在二次大戰初期,曾使用過Mk14型魚雷,而在擄獲德國的G7型魚雷之後,則於一九四二年發展出了Mk18型魚雷。一九四三年德國再發展出T5型魚雷,採用音響被動式導向,航速每小時四十六公里。至於日本在大戰期間使用的九三式六○九公釐魚雷,曾擊中美國海軍Minneapolis號巡洋艦,令美軍大感頭痛。
%f8j#q/YIk
5U!z?-FeG6_*e#j
英國在二次大戰後期發展成功Mk8型 五三三公釐魚雷,並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英、阿福克蘭戰爭期間,英國海軍的征服者號潛艦即以兩枚Mk8 Mod.41型魚雷,擊沉了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蘭諾將軍號巡洋艦;Mk8型魚雷直到一九八六年才除役。
UvF.ca
Fz O9~-X2u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及英國都致力於發展電力推進導向魚雷。後來,英國將Mk20型被動式導向魚雷改良為 Mk23型,成為全世界第一種線導魚雷,一九七○年代末期又衍生出Mk24型虎魚主/被動式導向魚雷。美國則將Mk18型被動式導向魚雷改良為Mk27型,並再衍生成直徑四八五公釐的Mk37型線導魚雷,另外更研發Mk45型核彈頭魚雷,主要用於對付核動力潛艦。
Lx7dOy }j2Y"?
+`ox5G(W? rR2a
新型先進魚雷採封閉循環熱力發動機
FDE T&k:E'z?.E
6]#qDq5V%F
一九六○年代各國所發展的魚雷,大多採用燃油及高壓空氣產生動力的推進系統,有效射程在六五八公尺至一三一七公尺之間,使用碰炸、音響、磁感引信,戰雷頭為高爆炸藥,如美國的Mk46型魚雷,即採用OTTO燃料發動機的熱力系統推進。美國海軍自一九七四年起配備的Mk48型魚雷,採用往復式發動機;一九七九年換裝為Mk48 Mod4型,最新衍生型則是Mk48 Mod.5型。至於近年來新發展的Mk50型先進輕型魚雷︵ALWT︶,採用了新研發的封閉循環熱力發動機。
6?$_2G,sG;f,VE
| R1EN@E1H^
法國海軍一九七一年起使用自製L4型魚雷,一九七六年發展的鰻魚︵Murene︶魚雷,採用噴射推進系統,航速每小時九十二點八公里,為北約成員國海軍大量使用,不過一九八一年曾採購過美製Mk46型魚雷。英國於一九八二年發展的魟魚︵Stingray︶魚雷,採用海水電瓶推進,戰雷頭為錐形裝藥。此外,義大利發展出了A244S型魚雷,於一九八四年服役,是北約組織使用的魚雷中,戰雷頭最小的一種。
c,\w3@PzST"YU
N1k5SN2X Qq
目前魚雷依體積大小區分為輕、重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