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圖文]尼泊爾[+]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區] [圖文]尼泊爾[+]

尼泊爾概況
尼泊爾是位於南亞一處風景優美的深山小王國,是古代亞洲的交通要衝,也是商旅和朝聖者來往印度、西藏、中國的必經之路。正因如此,尼泊爾從古代以來就能適應甚至容納遠地而來的新民族、新觀念和新宗教。
只要站在熙來攘往的加德滿都街頭,不時可以看到往來的尼泊爾人,均帶有東、西方人種特徵的面容和身軀。事實上,尼泊爾擁有共三十多個民族,各自有獨特的言語、文化和宗教。人口共約1,700萬,他們和平共處,創造出一個融洽和諧的國家。


尼泊爾人對宗教是十分虔誠的,在佛教和印度教的長期薰陶影響下,現今大部分尼泊爾人所信奉的印度教都充滿佛家思想;而在印度教廟內,也含有許多佛像。諸教神像的雕刻,有猙獰面貌,有眼觀八方、善察人心的佛塔,也有大膽描述男女交歡勾合以考驗人性的廟宇浮雕,加上他們的寺廟建築獨特,雕塑充滿藝術感,使每一位外來的遊客都永生難忘。


儘管尼泊爾被高山環繞,難與外界接觸,但人民卻因此而大多保持純樸善良,加上尼泊爾政府在1951年才容許外人到訪,故此,她被文明帶來的污染極少,每當漫步加德滿都的街巷時,仍能感受到中古世紀的生活氣息。

因為尼泊爾地處中國與印度兩大世界文明古國之間,所以不論宗教、藝術、文化、傳統均有獨特的融合之美,加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橫瓦北方,許許多多向聖母峰挑戰的傳奇故事,也為尼泊爾增添不少神祕、靜待探索的魅力。被稱為「偉大的小山國」的尼泊爾,面積僅有145,391平方公里,卻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高度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而且境內擁有八座超過8,000公尺的高峰,分別為薩嘉瑪莎峰,即聖母峰(Everest)、康城章加峰、羅茲峰、馬市鹿峰、奇歐雨峰、道拉古利峰、馬那斯鹿峰及安娜普納峰。

喜馬拉雅山脈是傳說中「眾神的住所」。這裡有世界最高的聖母峰(Everest),又稱珠穆瑪朗峰或埃維勒斯峰,亦即尼泊商人所謂的薩嘉瑪莎(Sagarmatha)也就是「海之崖」 The Brow of the Oceans的意思。


古時的聖哲常尋求最高處作為隱居冥思之所,因為他們就在神的環顧下,這些神會給崇敬神們的人們愛和怒。例如格莉山卡(Gauri Shankar),是濕婆神(Shiva)和他太太巴瓦娣(Parvati)住的地方;甘尼許亥瑪(Ganesh Himal)是以象頭神甘尼許(Ganesh)的名字來命名。而安娜普納(Annapurna)則代表富裕女神。今天的尼泊爾人仍摯愛這些傳說,不管是印度教徒、佛教徒或是萬物有靈論者,他們的日常生活都和他們的神息息相關。


比起小說還多采多姿的事實,使尼泊爾不但成為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國家之一,而且也是地理學上的奇蹟,人類學上難解的謎。

位於尼泊爾北面的喜馬拉雅山脈,也是登山健行人士的樂土。各登山地帶如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接近波卡拉(Pokhara)的安娜普納山(Annapurna)、珠穆朗瑪峰登山路線等等,都備有基本登山設施,況且,登山路線可長可短,不論是一般遊客或登山家,都可在此得到滿足。

尼泊爾小小的狹長國土內,卻擁有從海拔70公尺的熱帶森林一下子升高到世界最高峰8,848公尺聖母峰的戲劇化地形,全世界也只有尼泊爾擁有如此獨特的大自然環境。這其間孕育著無數崇山峻嶺、溪谷、冰河,乃至數不盡的野生動、植物景觀,可說是自然資源最珍貴的寶庫。但是,尼泊爾的人種、語言和風俗習慣差異頗大,簡直比地理環境還要多變而複雜。


尼泊爾雨量充足,林木茂盛,自然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她的野生動物公園充滿原始叢林風味,動植物不計其數,較為吸引的珍禽異猷有老虎、犀牛、大象、鹿、鱷魚等,更令人雀躍的是,旅客可在野生動物公園內紮營住宿,享受原始的大自然趣味,和探訪附近的土著村落,也可騎大象深入叢林,或乘吉普車在綠野上奔馳。至於在翠蘇里河(Trisuli River)上的激流泛舟,更足以令大家樂而忘返。


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自助暢遊尼泊爾,就好像時光倒流回中古時代一樣。難怪世界各地的自助旅遊愛好者,都戲稱尼泊爾是旅遊、探秘、遠足、考古、藝術乃至於潛世隱居者的天堂。


[ Last edited by william303 on 2005-7-21 at 01:38 AM ]

animals.gif

animals.gif (24.2 KB)
194 x 176 PIXEL下載

加德滿都街頭.gif

加德滿都街頭.gif (21.9 KB)
224 x 152 PIXEL下載

尼泊爾.gif

尼泊爾.gif (16.9 KB)
206 x 147 PIXEL下載

旅遊.gif

旅遊.gif (20.5 KB)
216 x 152 PIXEL下載

高山.gif

高山.gif (25.8 KB)
225 x 159 PIXEL下載

聖母峰.gif

聖母峰.gif (20.6 KB)
236 x 158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種族

尼泊爾是人種大熔爐,境內人種大約三十多種,加上許多移居此地的印度人和西藏人,各自擁有不同語言、文化和傳統。這些民族差異就好像尼泊爾複雜的地理環境一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且從古至今就互相融合同化,所以形成特殊的民俗風情。

受到印度教種姓階級(Caste)觀念影響,尼泊爾社會迄今仍存在婆羅門(Brahman)、恰帝利(Chhetri)、費舍(Vaisya)、蘇陀羅(Sudra)和賤民等家庭地位區分。種姓制度嚴重規範尼泊爾人的社交、婚姻、工作、飲食……等日常生活習俗,雖然隨著時代變遷,尼泊爾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已逐漸打破階級意識和規範,不過對絕大部份尼泊爾來說,種性觀念還是一項牢不可破的傳統。


加德滿都谷地裡面,住著許多婆羅門和恰帝利階級,除了大部份從事農事外,許多婆羅門後代在政治、商業、教職方面佔有一席之地,而有些政治世家出身自恰帝利階級。加德滿都谷地是典型尼瓦聚落所在,尼瓦人通常都聚居於宗教地區周遭,尼瓦族沿襲傳統的長方形房屋模式,以及尼瓦工匠建造之廟宇、宮院,造就了谷地今日珍貴的文化遺產和人文環境。住在谷地邊緣的大蒙族,以農夫、挑伕、工匠居多,大蒙族習慣用在額頭上托著兜口。以勇猛善戰聞名的廓爾喀軍人,也並非指尼泊爾某一種族團體。


加德滿都谷地種族混合,是尼泊爾的縮影。傳統社會裡雖然屬於男尊女卑,但是尼泊爾女性在生活中卻發揮了驚人的勞動力。日常所見汲水、挑柴、賣菜、養牲畜、照顧孩子的都是她的工作,而男人則不是開車、作生意就是聚在一起抽煙、聊天或等待工作。尼泊爾男人穿著較為平凡,只有出門時一定會戴上傳統花紋的船形帽,而那些無論貧富都是配色大膽、穿著繽紛艷麗服飾的女人,卻是谷地景觀的主要焦點。

尼泊爾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印度教、佛教和回教,其中印度教佔最大比例,約在九成左右,不過由於尼泊爾人對宗教採取兼容並包的態度,因此在尼泊爾可以看到印度教徒到佛寺參拜,或是佛教徒到印度廟祈福的獨特現象,對當地人民而言,不同神明的庇護是多多益善的。

尼泊爾人口約1,700萬,首都加德滿都有40萬人。境內的人種分三十多種,概括而言,尼泊爾民族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原本已定居在尼泊爾的土著民族;第二類是中國西藏的移民;第三類是從印度來的移民。


原居土著

早期已定居在尼泊爾的土著民族,他們的語言都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體形屬蒙古人種,信奉佛教和苯教。

西藏移民

從中國西藏進入的移民,保持看中國藏族的語言和文化,尼泊爾人稱為菩提亞人(Bhotia)。

印度移民

從印度北部來的移民,多屬印度婆羅門的王公貴族和武士階層。他們進入尼泊爾後,很快就成為統治者,因與土著居民集居共處了許多代,體形和語言都有了變化。但基本上還保持看印歐語系,和高加索人種的體形特點。


因此尼泊爾可說是名副其實的人種大熔爐,正如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所說的:「我國誕生以來,互相容忍以及和平共存,一直都是社會和諧和文化融合的基礎。」

語言

尼泊爾有三十餘種語言,國家語言是尼泊爾語,書寫用天城字體(即梵文和印度文所用的字體),這種語言是由北印度和當地文化長期融合發展而成。

除尼泊爾語外,英語在尼泊爾也頗通行。尼泊爾的上層人士,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一般均能講、寫尼、英兩種語言文字。
此外,印度語在一般商業和邊境區域也通行,許多商人會講印度語。



尼泊爾有多少種族就有多少語言,而且多少村就有多少方言。但正如幾世紀的通婚,使得該國沒有純種的部落或種族,語言也是不統的。在歷史中,主要語言一直相互融合、影響。


尼泊爾人不說早安、午安、晚安,而是在向人打招呼時拱手說Namaste(唸成Na.ma.stay)。前往尼泊爾旅遊一定要記住這句話,會為你得到不少的友誼與方便。
 

尼泊爾檔案

Names
正式名稱 : 尼泊爾王國
簡稱: 尼泊爾

  
面積
總面積: 140,800 平方公里
土地面積: 136,800 平方公里
人口: 21,560,869 (1995年 7月估計)
平均壽命 (1995年 估計)總人口 : 53.09 歲
男性  : 52.86 歲
女性  : 53.34 歲
  

人種
Newars, 印度人, 西藏人, Gurungs, Magars, Tamangs,
不丹人, Rais, Limbus, 夏爾巴人
宗教
印度教 90%, 佛教 5%, 回教 3%, 其他 2% (1981年)
語言
尼泊爾話 (官方語言), 20 languages divided into numerous dialects
總產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 - 民間消費 - 224億美元 (1994年 估計)
平均總產值 - 1,060美元 (1994年 估計)
財政預算 (93/94年 估計)

收益  :  4億5500萬美元  
支出  :  8億5400萬美元
including capital expenditures of US$427 million  

外債: 20億美元 (1993年 估計)
貨幣 : 1 尼泊爾盧比 (NR) = 100 派士
匯率
每一美元=68尼泊爾盧比 (1998年 9月)

chlidren.gif

chlidren.gif (25.5 KB)
230 x 169 PIXEL下載

chlidren2.gif

chlidren2.gif (27.4 KB)
207 x 164 PIXEL下載

view.gif

view.gif (25.8 KB)
213 x 150 PIXEL下載

女人.gif

女人.gif (27.2 KB)
229 x 157 PIXEL下載

尼泊爾2.gif

尼泊爾2.gif (24.5 KB)
240 x 170 PIXEL下載

尼泊爾人.gif

尼泊爾人.gif (25.8 KB)
235 x 160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氣候
尼泊爾的氣候型態差異很大,從長年積雪的寒帶高山到熱帶草原都有,氣候主要還是看地勢的高度和雨量而定。
尼泊爾的氣候基本上只有兩季,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三月是乾季(冬季),晴空萬里、空氣清新、雨量極少,但早晚溫差較大,晨間攝氏10度左右的氣溫,到中午會升至攝氏25度,可是氣候卻非常舒適宜爽。

每年的四至九月是雨季(夏季),其中四、五月氣候尤其悶熱,最高溫常達到攝氏36度,傍晚會有雷陣雨;雨季在六月底來臨,從五月起便開始降雨作為雨季的前奏,持續到九月底,達三個月之久。這段時間東部因為迎西南季風,所以雨量最為豐沛。豪雨氾濫成災,滂沱大雨蔚為奇觀,喜馬拉雅山脈煙雨朦朧,難以一窺真貌。此時的登山路線與從中國西藏進入尼泊爾的公路更會因豪雨不斷而時常山崩。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雖然地勢高達海拔1,331公尺,而且北邊又是冰雪覆蓋的高峰,但是此地的氣溫非常溫和。夏天時,平均最高溫可達攝氏30度,而冬天溫度平均也有攝氏10度左右。冬天有時會下霜,氣候乾燥少雲;夏季季風從西南的海面吹來,飽含水氣,常帶來豐沛的雨量。這種適中的氣候使得當地糧食一年有三穫,而且兩穫之間尚可作小規模的栽種。


乾季(十月到三月)是走訪尼泊爾的最佳季節。雖然夜晚溫度會降到接近冰點,但是白天太陽又驅走了寒氣。天空一般是清清朗朗的,空氣乾燥而暖和,清晨和傍晚一樣令人精神抖擻,十月到翌年二月的氣候最為清爽宜人。

四月到六月初氣候會轉為悶熱,傍晚常有雷陣雨。大地春曉,但蓬勃鮮麗的原野風光大半被濃霧所遮掩。

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高地是很顯著的高山氣候,夏季很短,冬季嚴寒而乾燥,雲量多,低溫而強風。在尼泊爾西邊和喜馬拉雅山以北,有一些地勢較高而乾燥的谷地,稱為巴特(bhot),和西藏一樣荒漠而乾燥。尤其是位於喜馬拉雅山雨蔭的地帶,因季風被高山阻隔,雨量稀少,所以更為乾旱,草木稀少。


在加德滿都之外的高山區常有雷雨,而且冬季嚴霜也阻礙了農業的發展。不過,馬鈴薯在4,000公尺左右的高度,仍能生長,耐寒的大麥還可在更高地區生長。山地居民聚居在高山區孤立的谷地裏,尋覓可資溫暖避寒的庇護所。


若此時進行登山活動而住在山區,要注意高山日夜溫差極大,尤其是12月至3月這段時間,晚間山區氣溫甚至會降到攝氏零度,一定要將禦寒衣物與外套準備妥帶。

從九月中旬到三月,到加德滿都穿著輕便的衣服即可。不要選擇合成織維製品,穿了會使皮膚過敏。早晚需視情況添加厚毛衣、有襯裡的連帽外套或夾克。牛仔褲、燈心絨褲或長褲都很合宜。舒適的鞋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你不打算登山健行也是一樣。不要穿高跟鞋,膠底運動鞋最理想。

尼泊爾山.gif

尼泊爾山.gif (25.6 KB)
246 x 169 PIXEL下載

河流.gif

河流.gif (23 KB)
198 x 138 PIXEL下載

高山.gif

高山.gif (22.8 KB)
229 x 158 PIXEL下載

農地.gif

農地.gif (27.5 KB)
208 x 141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歷史

尼泊爾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與古老傳說的南亞內陸國家。她的民間神話告訴我們,在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是一個大湖,湖面上生長看一朵奇異的蓮花,散發看令人敬畏的光華。前來膜拜這個聖蹟的人愈來愈多,其中來自中國的高僧文殊菩薩(Manjush),希望這朵蓮花能在谷地綻放,於是用劍在湖南邊的山背上劈開一個豁口,讓湖水從那裏排出,這便是加德滿都谷地的由來。此後,文殊在谷地上建立了一座城,稱為文殊帕坦(Manju patan),並把這城的統治權交給他的弟子。
比起境內其他地方,在加德滿都令人倍感舒暢。過去數百年以來,許多不同種族、宗教、語言及風俗習慣的人,在此融合成一個在文化上很可觀與成就的民族。加德滿都的尼瓦人(Newar)就是尼泊爾人種進化上,一個驚人的例子。


大部份有關尼泊爾的文獻記錄上,都提到了一種原始的谷地居民,和一種原始的山地居民。可是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從那裏來的,歷史文獻上也沒有提到他們的來源。除了這兩種人之外,幾千年來,還有許多不同的種族從東南西北四方,一直不斷湧入定居,造就出今日的多采多姿不同人種的尼泊爾。


聖徒們和佛教不朽的精神導師蓮華生一樣,從遙遠的史瓦特(Swat,在當今巴基斯坦最北端),沿著喜馬拉雅山區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一直走到西邊。一路上蓮華生都宣揚密宗佛教(Buddhism)的教義,所到之處影響非常深遠。一個人的力量如此大,更別說是移民潮了。另有一位印度教的托缽僧尼枉尼(NeMuni),尼泊爾一名據說就是由他而來。

古時喜馬拉雅山裡的王國們在交戰時,常會邀請來自印度或西藏的王子,來領導他們作戰,並承諾讓出王位。這些外來的君王,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自己的人馬,而這些人移入後就定居在該王國,並與當地人通婚。當地居民也因為長期接觸到這些外族及外來文化,而感染了來自不同文化的特質。

從美麗的佛教多羅女神(Tara)的傳說故事中,可看出西藏對當地文化的影響了。史上記載,七世紀時,尼泊爾的一位公主嫁到西藏,而佛教就像嫁粧般的被帶到西藏,她便是日後藏人供奉為神的尺尊公主,松贊干布另外也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之後,這兩位來自異域的公主對當時的西藏文化與宗教各方面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


而民間的浪漫傳說卻流傳著,強而有力的西藏王松贊干布(Tsrong tsong Gompo,即唐書中的棄宗弄贊)入侵尼泊爾,以追求這位神話中的美女,並恭迎為王妃。事實上,尺尊公主是尼泊爾向西藏王朝貢的貢品之一。


隨著松贊干布的南征北討,西藏人散佈於整個尼泊爾北區。其中大蒙族(Tamang)是一支溫和而有文化藝術氣息的人種,他們的族名意味著他們曾當過西藏騎兵隊,或西藏入侵者的馬伕。雪巴族是從西藏東北部的康區(Kham)區移入的,是藏族的一支。

現在尼泊爾中部的丘陵、河谷和高地則散佈著印度亞利安語系(lndo-Aryan)及藏緬語系(Tibeto-Burmese)的人們,南部則是許多印度種族聚集的地方,有著各式各樣令人迷惑的遺跡。

回顧喜馬拉雅的歷史,會發現一些更令人迷惑的事情。這和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時的希臘有些關聯,亞歷山大曾入侵印度,在西部山區留下許多遺跡。玻里尼西亞(Polynesian)血統的人種可能也曾到過邊界,這兩支人種可能都沒到過尼泊爾本土。不過也不一定,他們也可能到過,只是歷史沒有記載罷了。
  

兩百年來,人口的壓力、政治的統一和交通運輸的發展,使社會產生劇烈變動,古老的生活型態也隨之而改變。然而,這塊土地上所有不同族的人們,仍然沒有同一國家的觀念。


尼泊爾的語言、方言不下數十種。同樣的,兩個鄰近種族間的宗教風俗也是大相逕庭。大致說來,印度教(Hinduism)盛行於南部,佛教盛行於北部:不過多神教的儀式和黃教的習俗(shamanistic,也就是結合了法術的傳統萬物有靈(jhankrism)的習俗,也都是倍受尊崇而普遍存在的。

這兩種主要宗教,在大部份地方都是並存的。只有在中心地帶的加德滿都谷地,由於這兩種宗教的合併,因此印度教和佛教舉行祭典時,均共用同樣的祭典和場所。這種獨特的宗教混合,也就產生了複雜的文化和習俗。

雖然加德滿都長久以來被當作尼泊爾,但尼泊爾可不只是指加德滿都一地。我們可以把加德滿都看成小宇宙中的太陽,或金絲銀線襯底的無瑕翡翠。開頭曾經說過,尼泊爾民間的神話告訴我們,在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加德滿都谷地是個碧藍如土耳其玉的美麗湖泊。湖面上生長著一朵奇異的蓮花,散發著令人敬畏的藍色光華。


據說,這便是初期的佛陀蘇瓦暢布(Swayambhu)或稱為阿提苦藤(Adhi-Buddha)的化身。這座湖泊是如此令人神往,而這朵蓮花所散發出來的光輝又是如此閑潔,以致吸引了許多虔誠的人們從各地專程趕來,住在湖畔的洞穴中,膜拜並虔心沈思

child.gif

child.gif (21.3 KB)
142 x 201 PIXEL下載

大蒙人.gif

大蒙人.gif (17.7 KB)
140 x 204 PIXEL下載

佛教廟宇.gif

佛教廟宇.gif (17 KB)
141 x 197 PIXEL下載

加德滿都.gif

加德滿都.gif (13.2 KB)
127 x 181 PIXEL下載

印度教教徒.gif

印度教教徒.gif (20.2 KB)
217 x 155 PIXEL下載

蓮華生.gif

蓮華生.gif (17.7 KB)
137 x 184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歷史2
但另外一個傳說,同樣也告訴我們,加德滿都谷地原來是個湖泊,不過它是印度教的人神庫里須那(Krishna)以一記雷電劈裂,讓湖水流盡乾涸,而形成今日的谷地。不管傳說是否以劍斬或雷劈,今天喬巴(Chobar)之地,的確有一個窄如劍鋒的峽谷。傳說中的湖水,大概就是由此流瀉出去的吧。
克拉底王朝

約在公元前8世紀,相傳是從西藏、緬甸移居來的阿希爾族人(Ahir),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尼泊爾的第一個王國。接著,從東方來的克拉底人(Kirati)打敗了阿希爾王朝的統治者,建立了克拉底王朝(8B.C.至3A.D.),成為一個相當強大的國家,其時。其領土一直延伸到恆河三角洲地區。

在克拉底王朝期間,佛祖釋迦牟尼在現在的尼泊爾的藍毗尼(Lumbini)誕生。據說釋迦牟尼和弟子阿難曾在加德滿都谷地的帕坦(Patan)居住過一段時間,而且還把當地的鐵匠階層提升為金匠階級,並將自己的族姓釋迦(Sakya)賜給他們。


此時的克拉底文化已有相當水平,尼泊爾的雕刻和建築也發達起來,工業和商業也已經非常發達,可以對外輸出各樣的毛毯和皮毛,更與中國開始貿易通商。


兩個世紀後,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阿育王(Asho ka)倡導佛教不於遺力,帶著女兒到佛祖出生地朝拜,並訪問了加德滿都谷地。他在藍毗尼(Lumbini)建造了一枝石柱,在谷地的帕坦古城四角及城中心,也各建了一座佛塔。這些古蹟部分仍留存至今。


李查維人

大約在公元300年,由印度入侵的李查維人(Lie、hhavi)統治了加德滿都谷地。他們帶來尼泊爾藝術文明第一個黃金時代,也開始了尼泊爾連續的王朝紀年史,同時更將印度教的階級結構傳來,把社會分層的概念引進尼泊爾。

在公元639年,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發展至空前密切的程度。當時的尼泊爾王阿姆蘇.瓦爾馬(Amushu Varma)把自己的女兒尺尊公主嫁給強大的西藏王松贊干布,並帶了不少佛教文物器具作為嫁妝;而藏王的第二位妻子,即唐朝的文成公主,也把中國的佛教信仰引進入西藏。


在這兩位公主的協力下,改變了日後整個西藏的社會和文化。在其後到訪的玄獎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傳)裏,便記載了當時尼泊爾不少的風物見聞。


混亂時代
到10至13世紀,尼泊爾陷於一片混亂。各族爭霸,整個谷地四分五裂;而印度次大陸亦被回教勢力入侵,摧毀了許多文物和建築,同時亦奪去大部分印度婆羅門的統治權。其中原居印度北部的一些貴族,為逃避此場浩劫,如潮水般湧入尼泊爾山區,建立了許多細小的部落。

馬拉王朝

14至15世紀的馬拉王朝(Malla),是尼泊爾藝術、文化發展蓬勃的黃金時代。這時,不但語言被統一了,連在加德滿都谷地和較偏遠的小鎮,到處都洋溢看文藝復甦的生機,而今天在尼泊爾所見到的許多偉大建築物和雕刻,大部分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沙河王朝

1768年,現時加德滿都以西的廓爾喀(Gorkha)地區的國王普里特維.納拉揚.沙河(Prihvi Narayan Shah)出兵征服及統一了加德滿都、帕坦(Patan)和巴克塔布(Bhaktapur)等三個古國,建立了沿襲至今的尼泊爾沙河王朝。

新的沙河王朝把權力重心移到加德滿都,並由此向外擴展領土,鞏固疆域。不過,在1790年他們進軍西藏時,卻遇到頑強的抗禦,擴充領域的野心因而受挫。


19世紀初,尼泊爾因勢力擴張至錫金而引起英國的憂心,兩國的邊界糾紛愈趨激烈,終於爆發戰爭。1816年,戰爭結束,尼泊爾東、西的邊界被迫重新劃定,英國同時更指定尼泊爾人和印度人可到對方的國境內貿易通商,為日後印度在尼泊爾境內擴展商業利益奠定基礎。


此後,尼泊爾的統治者不再信任外國人,並開始閉關自守,一直到1951年,才再開放門戶。在這百多年中。尼泊爾始終保持看完整的自主權,而且非常重視軍事訓練,今天聞名世界,令敵人聞之喪膽的傭兵--廓爾喀(Gorkha)兵團,即為尼泊爾軍人。


近代

1951年1月27日,尼泊爾的國王勢力,結束了當時權傾天下的羅納家族(Rana)的統治權,實行君主立憲制,公民可投票選舉國家立法機構的成員,然而,國王仍保有五分之一立法成員的任命;但幾年前不久的民主運動,即為推翻此一政策而起。

child.gif

child.gif (21.7 KB)
157 x 224 PIXEL下載

印度皇宮.gif

印度皇宮.gif (22 KB)
209 x 140 PIXEL下載

僧人.gif

僧人.gif (15.2 KB)
138 x 201 PIXEL下載

喬巴人.gif

喬巴人.gif (28.3 KB)
174 x 241 PIXEL下載

循環往復圖.gif

循環往復圖.gif (22.1 KB)
138 x 183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習俗

曆法
尼泊爾同時採用五種不同的日曆,包括西方人所熟悉的西曆(Gregorian calendar)、西藏曆、傳統的有釋迦(SakuaEra)曆,由西元108年算起、尼瓦(Newar)曆,從西元879-880年算超,而官方採用的是維克拉姆曆(VikramSambat),報章、機構也都採用這套曆法。這是依北印度傳奇人物維克拉姆帝亞(Vikramaditya)國王而取名。維克拉姆曆從西元前57牢二月二十三日開始,所以西元1984年是維克拉姆曆的2040年。

尼泊爾新年約在西曆的四月中旬,跟西曆一樣,全年共365天、12個月和一週分7天,只是在名稱上有別,但每週的星期六才是他們的休息日。


火葬

在尼泊爾,最聳人聽聞但又最使遊客渴望目睹的奇風異俗,相信首推當地人的火葬儀式。尼泊爾的印度教徒認為,將去世親人的骨灰撒在流往恆河的大小支流,有助死者的靈魂得以永生。


而一些自知死期不遠的虔誠印度教徒,都會要求親友把他們抬到當地的「聖河」巴格馬提河邊,將其雙腳伸進河中,待其斷氣,再予以火葬,如此才能含笑九泉、撒手歸西;但也有人在彌留期間浸泡聖河之水而病況好轉,或勞頓親友十次抬來,十次抬走,真是命不該絕。


所以要探訪尼泊爾的火葬燒屍奇俗,就得沿著巴格馬提河走,河邊有許多的河壇(Ehat)火葬場,其中以帕蘇帕提拿的火葬場最聞名。

傳統上,死者都以黃巾或白布包裹,安放在堆置木塊的河壇上。死者的兒子們需刮淨髮鬚(但留一小撮髮於頭頂中央),提著一盞油燈,繞行父母的遺體三周,並以河中聖水清洗死者臉部,象徵沐善洗罪,再灑米、花於口中。遺體焚化後,將骨灰撒入河中,隨聖水流轉至神間。


另外,尼泊爾人守孝期約一年,期間男女均只可穿素服,顏色鮮艷的一律禁穿。其中寡婦為了表示對已故丈夫的忠貞。在葬禮中必須把痛苦深刻表達出來,而愈是悲憤激昂,就會愈受親友里鄰的讚賞。


為了守孝,寡婦在丈夫死後第十天要除掉所有結婚配戴的首飾,剃光頭髮,穿上孝服。一年內每月都要舉行悼念儀式。而其他尼泊爾人對於寡婦的態度,認為不吉利,吐口水以辟邪。正因為有此不良風俗,寡婦就像過街老鼠,為避免招惹別人,於是足不出戶。

血祭

所葫「血祭」,是指每星期二與星期六上午,尼泊爾人都會扶老攜幼前往附近的神廟祭拜,然後將雞、羊、牛等畜生交給血祭師宰殺,以牠們的鮮血噴灑在卡莉女神的神像上,藉此祈求生子和吉祥。因為尼泊爾人都相信卡莉女神掌管人類的生育,以牲畜鮮血祀奉,必獲庇佑。

在眾多牲畜中特別選定羔羊來獻祭,主要是因為尼泊爾人認為羔羊會因此轉世,輪迴成較高等的生物,既然有助牠們得道升天,所以尼泊爾人從不覺得宰羊血祭為殘忍,反而是做了一件對神、人與獸都有利的好事。


所以在血祭當天,由車站駛往神廟的路上,早已滿佈小販在兜售旅遊紀念品、祭祀用品,甚而公雞,另有很多手抱雞隻或是以繩牽羊隻的信徒們絡繹不絕。神廟內人潮不斷,男女分開輪流進廟,當他們各皆或抱或牽畜生到神前參拜後,即把已祭拜過神靈的雞、羊,交給血祭師宰殺,並獻上金錢以表報答之意。


而每年在達善節(Dasain)期間,宰殺牲畜獻祭數口多得令人不可思議,嗜血的卡莉女神神像幾乎為鮮血所淹沒。在加德滿都、巴克塔布及帕坦的杜巴廣場舉行的屠水牛獻祭最令人難以忘懷。


[ Last edited by wer on 2005-7-20 at 02:07 PM ]

尼泊爾.gif

尼泊爾.gif (24.9 KB)
239 x 164 PIXEL下載

印度教徒.gif

印度教徒.gif (21 KB)
235 x 161 PIXEL下載

守孝.gif

守孝.gif (20.9 KB)
225 x 151 PIXEL下載

宰殺牲畜.gif

宰殺牲畜.gif (22.5 KB)
237 x 159 PIXEL下載

焚化.gif

焚化.gif (19.1 KB)
217 x 142 PIXEL下載

獻祭.gif

獻祭.gif (18.2 KB)
137 x 200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活女神

日前極受尼泊爾皇室尊崇,且專屬皇室信奉的處女神「庫瑪莉」,是旅客到加德滿都必定前往參觀的一大觀光重地。

在舊王宮的杜巴廣出廣場附近,會見到一棟白色粉牆、窗戶雕刻得十分精緻的建築物,這正是活女神的住所庫瑪莉寺(KumariBahal),建於十八世紀中葉,兩座彩色的石獅護衛於大門的基階上。


在小小的中庭裏,有著吸引人的東西值得一看。中庭的四面牆邊,精雕細琢的木工作品,簡直令人歎為觀止。遊客每人付些許盧比之後,庫瑪莉(即活女神)就會在窗口露面,若不是在大門對面三樓那扇窗,就是在大門上方二樓或三樓的窗口,遊客是不准對庫瑪莉拍照的。


有些人認為庫瑪莉是「處女神」康雅庫瑪莉(KanyaKumari)的化身,康雅庫瑪莉就是濕婆(Shiva)的王妃巴瓦娣(Parvati)六十二個化身當中的一個。有些人認為她就是八位母神阿宮塔瑪翠卡(AshtaMatrika)之中的一位。這位庫瑪莉的名字叫皇家庫瑪莉(Royal Kumari),以便和加德滿都市內仍在世或已過世的前任庫瑪莉,以及谷地內其他數十位受人民景仰的庫瑪莉有所區別。

有一則民間傳說是這樣的,八世紀時釋迦(Sakya)族有個女孩自稱是康雅庫瑪莉的化身,結果遭到了國王的放逐。可是王后為此大為震怒,後悔的國王便把這位「女神」召了回來,並將她軟禁在一座廟裏。另一個傳說則是,曾經有一位馬拉國王和化為人形的女神塔蕾珠(Taleju)玩骰子;一天晚上,國王對塔蕾珠起了邪念,女神一怒之下,對他說她從此不再回來,不再庇護尼泊爾。國王苦苦哀求她,好不容易才求得塔蕾珠回心轉意,答應以神聖不可侵犯的少女化身,重返宮廷。

活女神向來是從一群四、五歲女童中精挑細選出來的,這些女童全都是釋迦族的金匠或銀匠的女兒。庫瑪莉的身體必須要完美無瑕,而且必須符合三十二種規定的特徵才行。挑選的最後一關是在廟裏的大殿舉行,過程極為恐怖:戴著面具的男人扮演魔鬼,他們千方百計要把那些女孩嚇倒,黑暗中,到處擺滿了血淋淋的水牛頭。


尼泊爾人認為,從頭到尾都能保持沈著冷靜的女孩,必定就是女神的化身。一經獲選,這位末來的活女神便可以從一大堆前任庫瑪莉的珠寶服飾當中,挑出她所喜愛的。


一旦占星家確定這女孩的星座與國王的星座相合,她就可以在庫瑪莉寺定居來,從此這就成了她的家,直到長大成人為止;除非她不小心受了傷,流了血,那麼她就不能再寺裡住下去。活女神只有在各種宗教節慶時,才可以離開寺廟,而且必須讓人背著,因為她的腳是不可以觸及地面的。在八、九月間的因陀羅節期間,轎夫會分三天拖著她花圈錦簇的車隊,遊偏加德滿都。

當她的庫瑪莉任期結束之後,這女孩就可帶著一大筆財富,離開寺廟,自由地結婚生子。但是許多適婚年齡的男子則認為當過庫瑪莉的女孩,多年來被人捧得高高在上,過慣了優裕富足的生活,一下子要她們再為人母,必定難以勝任,因此對她們總是輿趣缺缺。何況,更有人說卸任的活女神會給家庭帶來厄運,甚至剋夫。

在尼泊爾,迷信和宗教可說是剪不斷理還亂。但儀式無論是宗教教條或純屬迷信,都已根深柢固並被奉行不渝。除非對尼泊爾的宗教、習俗和人生哲學有基本的認識,否則絕對無法理解這些信仰的意義所在。


禁忌

在室內,遊客不可以跨過一個尼泊爾人的腳或身體,碰此情況,必須繞路而行。
很多旅客喜歡騎在神像、神獸上面拍照,雖然尼泊爾人不會認為你這樣是冒犯神靈,但還是還是理應尊重別人的信仰。
大部分尼泊爾人進入屋子或房間時都先把鞋子脫掉,尤以廚房和飯廳。遊客必須入境隨俗。
旅客對尼泊爾婦女行見面禮時,應雙手雙合(像中國人拜神),輕點頭說聲「Namaste」,以表示祝福。不可用西方的禮儀與當地婦女握手或輕吻。
尼泊爾人和印度人一樣,習慣在大號之後以左手洗淨之,因此若只用左手遞物品給別人,是不會有人接受的;用雙手接送物品,才受到尼泊爾人的歡迎。
尼泊爾人通常會接受旅客贈送的舊衣物,但拒絕收「不潔」的食物(吃過的食物)。

女孩.gif

女孩.gif (27.5 KB)
166 x 237 PIXEL下載

女孩2.gif

女孩2.gif (27.7 KB)
243 x 164 PIXEL下載

庫瑪莉.gif

庫瑪莉.gif (26.2 KB)
147 x 200 PIXEL下載

四、五歲女童.gif

四、五歲女童.gif (17.6 KB)
125 x 193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節慶

世界上很少地方會像尼泊爾一樣,為了節慶花費那樣多心血準備。這裏受神靈的影響極大,整年慶典頻繁。因此,節慶時間前後重疊的情況經常發生。一年裡像這樣的慶典不下五十次,尼泊爾人幾乎每年花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慶祝。
這是理所當然的,尼泊爾人民必須滿足千百位神靈、魔鬼和妖怪和自家祖先的要求,並懷念他們。春、夏、秋、冬都必須慶祝,同時還舉行特定儀式,以感謝播種完成和新近農作物的收成。尼泊爾人根據陰曆行事,你可以在他們的生活中看見遊行的狂歡和讚美神明的象徵儀式。


有些尼泊爾的節慶,的確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源於萬物有靈論,或來自傳說。其他節慶則由某些位君主直接下令慶祝的。印度教和佛教是此地兩大宗教,大多數尼泊爾人崇信其中一教,或兩教都信。在這裏,教徒參加其他宗教的慶典,再取用某些其他宗教的儀式,將之運用在自己的宗教儀典上。這些慶典的真諦在於大家共同歡樂,是一種成就感,以及與神靈共享一切的榮耀。

現在就一些較為重要的節慶略為介紹:

新年

時間:四月中旬
期間:7天
地點:巴克塔布(Bhakta-pure)、希米(Thimi)、桑寇特(Thankot)


尼泊爾人把他們的新年,定在百沙十月,尼泊爾曆的第一個月,相當於西曆四至五月的第一天,通常在西曆四月中旬。主要的新年慶典是在巴克塔布的畢斯基節(Bisket),和在希米(Thimi)的巴庫瑪莉節(Bal-kumariJatra)及桑寇特(Thankot)。

這時候,大蒙族(Tamang)山區居民來到位於博拿(Rodhnath)的兩座大佛塔前,點亮燈籠,遙念他們的祖先。一大群人在聖佛山賈馬喬(Jama-cho)下巴拉珠(Balaj)的水池裏沐浴,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洗聖浴的最佳時節。

他們也在巴克塔布(nhaktapur)的谷地裏舉行的有趣的節慶,是尼泊爾的重要節慶之一,被稱為長達一星期的畢斯基(Bisket)節。畢斯基的典禮大約於黃昏時分在尼亞塔波拉廟(Nyatapola Temple)前面的陶馬迪街(TaumadhiTele)舉行。


在長達七天的節慶裏,人們牽引兩輛分別載著拜拉弗神(Bhairav)和巴卓卡莉神(Bhadrakali)的巨型四輪車遊巡全城,成為城裏東西兩邊拔河的獎品。贏的一方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有資格扮演護駕神明的角色。他們抬著這兩位神明,遊遍巴克塔布,走過一條陡峭彎曲的道路,然後到達哈努曼特河(Hanumante River)岸邊,在這裏立起一根巨大的旗竿,而在隔天,砍斷旗竿,以象徵新的一年的開始。


當夜暮低垂後,紛至沓來的觀眾將廣場擠的水洩不通,爭睹即將進行的豎立靈干(Ligum印度教濕婆神生殖器的圖騰,亦即男性生殖器)活動。巨大的木頭靈干,長十餘公尺,重達數噸。民眾以數十條粗繩綁在靈干前頭,以拔河的方式拉抬,再以木架支撐,在持續不斷的鼓燥和歡呼聲中,一吋吋將靈干墊高,到靈干在廣場中豎直為止;靈干上掛著兩面長而旗幟,象徵被濕婆制服的兩條到處害人的巨蛇。

傳說巴克塔布有一位性慾不知足的公主,每夜都要求一位新的情人陪她,而隔天早晨,陪她的情人就會死在床上。有資格陪公主過夜的男人愈來愈少;因此,一位足智多謀的皇室王子主動向公主推薦自己。他們倆狂熱地做愛後,公主睡著了,而王子躲在公主臥房的一角。不久,兩條有毒的大蛇從公主的鼻孔裏出現。王子拔出劍來,砍斷兩個蛇頭。

第二天早晨,城裏的人們發現王子沒死,而公主愛上了王子,都非常高興。畢斯基這個節慶就是因他們的喜悅而來的。豎立的旗竿就是象徵靈干,掛在上頭的兩面旗幟代表那兩條猙獰可怖的蛇。


另一個新年的慶典叫做巴庫瑪莉節(BaI-kumari Jatra),在希米(Thimi)舉行。希米是位於巴克塔布和機場間的一個村落。

因陀羅節

時間:九月上旬
期間:8天
地點:加德滿都(Kathmandu)谷地中各地的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谷地裏,最值得一看的是連續慶祝八天的因陀羅節(lndrajatra),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同樣在九月初開始舉行慶典。


根據傳說,身為天國主宰及雨神的因陀羅有一回從谷地裏的花園偷了生花。沒有人認出他的身份,結果因陀羅像普通小賊一樣被囚了起來,而他的生騎--那匹神象--不分晝夜地搜尋加德滿都的街道,找尋主人。

因陀羅的母親憂心如焚,及時從天國下來,向人們吐露她兒子和自己的身份。她承諾了兩件事,帶著那些去年死去的亡魂回到天國,並答允盡施露水和朝露,好加速秋冬雨季農作的成熟。這是加德滿都谷地的人民訂定這個節慶歡欣鼓舞,大肆宴客慶祝的原因。

house.gif

house.gif (21.6 KB)
209 x 148 PIXEL下載

door.gif

door.gif (30.9 KB)
195 x 175 PIXEL下載

picture.gif

picture.gif (23.5 KB)
224 x 152 PIXEL下載

人民.gif

人民.gif (31.6 KB)
228 x 162 PIXEL下載

民眾.gif

民眾.gif (22.1 KB)
233 x 155 PIXEL下載

旅遊點.gif

旅遊點.gif (24.2 KB)
217 x 145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今天,這個節慶以因陀羅的大象所跳之火炬舞開場,由一頭穿了衣服的人腳獸,神氣十足地走過街道。而在節慶的第一天,在哈努曼猴神宮(HanumanDhoka)附近立一根長竿,安撫因陀羅;數了面具的舞者會上演出一場精彩華麗的古典舞。


裝扮各異的面具舞者在衝弄中穿梭表演,信徒手持供品沿街膜拜,並擊鼓助興,乎日深居神殿難得一兒的活女神庫瑪莉(Kumari),於節慶期間,由牠的侍從--象神甘尼許(Ganesh)和厲神拜拉弗(Bhairay)的陪伴下,由神車載著穿梭城區供信眾膜拜瞻仰。庫瑪莉也稱女活佛;而自認是昆濕奴(Vishnu)化身的國王,也要向庫瑪莉致敬。這位庫瑪莉以身作則調解尼泊爾境內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衝突。


這名女子是由佛教釋迦(Sakya)族的金匠子嗣中挑選出來的,代表皇家印度女神塔奮珠巴瓦妮(TalejuBhawani),當選者需具有32項神祕的特徵,而且其星位還要能和當今國王完全配合。就在這天,她從家裏出來,打扮得像隻蜂鳥,用一輛特殊的四輪車載她穿過大街小巷並由牠的侍從--甘尼許和拜拉弗陪伴,這兩名侍從由兩位年經男孩扮演。

許多地方設置高台擺放拜拉弗面具,入夜後,群眾數人一組肩扛抬一人以騎馬打仗方式,以往前彼此衝撞,企圖以口輟飲由面具口中噴出的啤酒,得到神明的祝福,如此一波接一波,衝撞直到深夜。

和因陀羅及庫瑪莉一樣,拜拉弗神在這個節慶裏也受到人民的歡呼致敬。到處有人戴著面具扮演拜拉弗,在杜巴廣場,一尊巨大的鍍金的銅製拜拉弗面具,一年中只在因陀羅節慶期間公開展示,非常難得。在當天某些特定時段,啤酒會往它口中的管子不斷湧出:嗜酒的民眾開懷地賽飲。啤酒裏有一條魚,誰得到這條魚,就會受到特別的祝福。


燈節

燈節(Festival of Lights)又稱提哈節(Tihar) ,也稱地瓦里(Diwali),在十月末舉行,遍及整個印度半島,以五天的時間來表示對動物的尊敬。

第一天由地獄之王閻魔(Yama)把「死亡的使者」烏鴉帶來,餵它吃稻米。

第二天,為保護鑫魂渡過死亡之河的狗,獻上花環和帝卡(朱砂粉)編成的花環。

第三天歌頌母牛

第四天歌頌公牛

第五天祭拜兄弟


而來自尼泊爾全國的進香客蜂擁到帕蘇怕提寺去拜巴拉裘杜達西(BalaChaturdasi),第一夜並燃放油燈以祈求神。次日早晨在巴格馬提阿母河聖浴,然後向主神帕蘇帕提(Pashupati)供祭。按著朝拜者循傳統朝聖路線穿過里加塔利森林(Rigasthali Forest) ,並將各式種子和糖果給他們在陰間的親戚享用。 

達善節

時間:九月中旬
期間:十天
地點:全國

第1-4天高僧栽種麥種

第5天放風箏

第8天閱兵典禮

第9天血祭

第10天皇宮對外開放

緊接著因陀羅節之後,尼泊爾最盛大的節慶長達十天的達善節跟著揭幕,它是全國性的節日,各地都有人在慶祝,不過最隆重盛大的活動還是集中在加德滿都節慶期間,各地村鎮都架設竹製鞦韆,玩擲骰子,傍晚家家戶戶在街上樓頂放風箏。


達善節(Dasain),又稱為杜爾加祭典(DurgaPuja,Puja乃獻給神的祭品),隆重、獻祭而歡欣的廟會不斷,慶賀土地的肥沃及好人戰勝惡人,象徵性的代表有打敗惡魔的女神杜兒曦巴瓦妮(DurgaBhawani)。每棟房子都成為神殿,以供女神居住,而每個人都盼望黎明時在特別的神聖河邊洗個聖浴。


這個節慶的第一天,婆羅門(Brahmin)高僧種下大麥種籽,這些大麥種籽將在最後一天分發。第五天,有風箏競賽;第七天稱作芙帕提(Phulpati),把花朵和樹葉製成的奉獻品送給女神嚼。

festival11.gif

festival11.gif (19 KB)
209 x 144 PIXEL下載

大麥種籽.gif

大麥種籽.gif (21.2 KB)
139 x 194 PIXEL下載

巴拉裘杜達西.gif

巴拉裘杜達西.gif (20.1 KB)
189 x 192 PIXEL下載

印度女神塔奮珠巴瓦妮.gif

印度女神塔奮珠巴瓦妮.gif (12.2 KB)
254 x 133 PIXEL下載

杜巴廣場.gif

杜巴廣場.gif (17.3 KB)
193 x 141 PIXEL下載

街道.gif

街道.gif (24 KB)
239 x 160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多謝分享及支持!多謝,尼泊爾真係一個好地方!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圖文]尼泊爾[+]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