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5259
- 精華
- 1
- 威望
- 1914
- 魅力
- 7282
- 讚好
- 5
|
1#
發表於 2010-8-16 12:43 PM
| 只看該作者
小班教學
眾所周知,現在香港的低出生率,已經引起廣泛的關注,03年的出生人數是4.7萬,只及83年的一半。加上人口老化的問題,在可見的未來,就業百分比會急劇下降,如果就業人士平均質素不變,那麼香港的生產力會逐漸下降。如果香港想保持現在的生產力,就必須提升未來就業人士的單一生產力──即現在的小朋友。明顯地,如果教制一成不變,教育質素不會提升,「社會正在進步,教育制度也需要進步,以配合社會發展」。( q3 ~% I7 f. X
) ~- y# \2 b# |6 I Q% J. D8 G先不談學校,談談老師和學生。 / s! R3 O( l3 g
" R1 [2 Q3 k. i& i9 W; |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假設一個老師的注意力有100單位,他要教導40名學生,那麼平均每位學生得到老師的注意力只有2.5單位。而這2.5單位的注意力,又要分配在該學生的全人教育上(註1),有快樂學習、自主學習、善於溝通、培養興趣、訓練獨立思考、建立正確價值觀等,嘿嘿,想想就好了,不可行的。就算老師們注意力的上限各有不同,但客觀時間一樣了吧?每人一天只有24小時呀!
0 A) ` J3 V( i% f, T8 {( P" {/ P
7 A* Y3 H3 j7 a, ? _) C1 R註1:全人教育就是因應社會進步的需要而產生出來的東西。
! _/ b x5 `" ^# `+ W( @/ x* V4 q/ T8 h" o3 S& z# q' ~+ D
何況現今推行融合教育,一些有自閉症、讀寫障礙等的學生,也就讀於一般課堂中,老師投放於一般學生的注意力和時間,就會變得更少了。再加上來自破碎家庭等問題的學生,老師們所面對的壓力實在大得可怕,就算有社工輔助,但社工總不能跟老師一起在課堂上課吧? 3 h7 _$ r/ G5 Y3 S, T0 d9 ?
0 { B& i" @8 H# E好,再深入的我寫不出來了,談談學校吧。
9 {) o6 W( ?* s/ I% @% I- W9 n4 E$ ` u' I& z* h0 B
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絕大部分都希望入讀名校,不希望入讀野雞中學的,因此名校的學位總是供不應求的。而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除了歷史傳承下來的人脈之外,還有公開試的成績作為基準。但是,以我淺薄的見識得知,名校學生的成績靠自修的,不是依賴老師的課堂教導。(這情況下,小班教學有可能在名校中推行嗎?還有,相對於全人教育這種難有客觀數據支持的教學模式,還是保持名校在公開試的水準,維持高名聲就好了。)
3 p* t, a& c7 X/ C) z
, }2 G! n4 L) y v6 N一般小學,對於能夠避免殺校的措施,不管要作出多少配合,也會舉腳贊成吧!
/ S, W' {) v- J" d; f" ?
8 P' Q6 _/ b# g' s3 [& m9 [一般中學嘛,因為暫時比較少殺校危機,所以會多看一點資源上的配合。 |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不如坐底飲杯茶食個包啦!
V_____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