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潮人特搜 » 英倫茶記 肥膩匙羹庶民情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英倫茶記 肥膩匙羹庶民情

我認我是港英餘孽好了。但每年今日,我們都比任何日子更懷念從前。我們珍惜的法治、言論自由、郊野公園、下午茶以至茶餐廳……都是殖民地產物。英國本身有冇茶記?當然有,英國的greasy spoon,相當於我們的茶餐廳:做街坊生意,大件夾抵食,但食物多是低纖高油,因此才叫「肥膩匙羹」。這裏的full breakfast,沒有吃橡果大的豬製成的煙肉,沒有走地雞有機蛋,卻擁有有錢也買不到的和煦人情味。
記者、攝影:郭瑋瑋                                                                        
                           
                        
                    
                                                                                                                                                                                                                                                                                                                                                                                                                                                                                                                                                                                                                   百年祖傳 拒變連鎖店                                                                                                                                        甫進E. Pellicci,金髮碧眼的Anna便跟我說:"Good morning young lady!"我不禁竊喜,外國人總猜不透亞洲人的年齡。不一會,一位中年男士扶他爸爸一起進來,Anna的弟弟、餐廳第三代傳人Nevio,同樣開朗地說:"Good morning young men!"原來我想多了。正常人去茶記也不會因為夥計問你「靚女幾位呀」而偷笑;但Anna姊弟倆招呼客人的眼神、笑容和聲線,都令你覺得他們是真心想你快樂。「吃剩咁多?待會我跟你媽告狀。」Nevio清理鄰座的杯盤時,鬼馬地跟客人開玩笑。我大食兼肚餓,點了個Full English Breakfast和Cappuccino。小小的caff(英國人對茶記另一個別稱)裏迴盪的,也恰恰是英文和意大利文:跟客人用英文談天、落單,用意大利文傳話給在廚房裏的「大廚」媽媽Maria,或者跟同鄉顧客說話。
能不假思索地「轉台」,真神奇呀,我對Anna說。「客人笑我們,說英文時滿嘴Cockney(倫敦東區草根階層操的英語)口音,回頭卻說意大利托斯卡尼的中產意語。」她的祖父母十九世紀末由意大利移居英國,1900年在當時被視為貧民窟的倫敦東區,開了這家餐廳,父親就在餐廳樓上的家裏出世;Nevio和姊姊自小就每逢周末到店裏幫忙,在父親六年前去世後,正式接手餐廳。

                                                                                                                                                                                                               列保護建築 潮人進駐                                                                                                                                        許多意大利移民來到英國,都是開英式茶記或雪糕店;為甚麼不是開意大利餐廳?「以前的英國人哪裏懂意大利菜呢,他們只會吃自己吃慣的東西,惟有遷就他們的口味。」Anna說,店裏的Espresso咖啡機,也是十年前買回來的,「以前的人只會喝即溶咖啡粉和熱牛奶沖的咖啡。」時移世易,現在店裏不僅兼賣意式咖啡,還有Tiramisu和各式以自製醬料炮製的意粉。客人也跟餐廳一起長大,我便遇到由13歲幫襯到30歲的Delroy,「我以前放學便來買三文治,現在還會帶我的孩子來。」
跟世界各地一樣,因為與連鎖店的競爭,倫敦這類家族式經營的街坊茶記已越來越少。曾在03年為倫敦經典茶記出版《Classic Cafes》一書的Adrian Maddox表示,書中記載的茶記九成半已關門大吉。「以前我會在我的網站,在關掉的caff名字後加上RIP標誌,但倒閉潮太洶湧,後來我都懶得加。」像他最深愛的caff New Piccadilly,也在2007年倒閉。「幸好E. Pellicci留得住。」餐廳由1946年保留至今的裝飾藝術(art-deco)風格的鑲嵌細工(marquetry)木牆,九年前被列為二級保護建築,店裏也比以前多遊客和逐漸進駐東區的潮人。連鎖餐廳集團Patisserie Valerie更曾建議Nevio將E. Pellicci連鎖化,他斷然拒絕。「他們複製不了我們。」這一下我可放心了,我知道以後來倫敦,都可以再回來這裏,看看倫敦東區的眾生相,聽Nevio和Anna的調皮話。                                                                                                        
                           
                        
                    
                    
僅次五星級酒店的茶記                                                                                                                                        位於Tate Britain美術館附近的Regency Café,是另一家經典茶記;但感覺跟擁擠而溫暖的E. Pellicci剛相反,即使半數桌子都坐了客人,仍覺空蕩孤寂,活脫脫像Edward Hopper的油畫。收銀員的撲克臉,也跟環境相當配合。不過餐廳的耐熱膠枱和相連的膠椅,紅白格子窗簾,黑瓷磚砌成的外牆和Gill Sans字體招牌,令它成為理想的電影佈景,2004年電影《非常古惑仔》(Layer Cake),就曾在此取景。生活指南網站Yelp的用家,去年底更選Regency Café為倫敦第二最佳早餐餐廳(第一為五星級酒店The Wolseley)。記者點了雞批配茄汁豆和薯條,薯條的確是好吃,一試就知是新鮮薯仔炸成,雞批餡料味道也剛好。最重要是這僅次五星酒店的餐廳,收費便宜三分二。遊倫敦,真要好好珍惜這些消失中的庶民滋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ravel/art/20140701/18779025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潮人特搜 » 英倫茶記 肥膩匙羹庶民情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