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c$ i9 b+ g. m[2007-03-26] 粵語正音要和死人溝通? 文:尉 瑋 " q7 q5 i0 N. P0 T9 U# y" M, n" S- [# Q; M+ ]3 H3 y8 I
「轟轟烈烈」的粵語正音運動已經開展了將近40年,從最初針對大眾傳媒的「懶音」和「錯讀」,到現在已延伸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y' W4 O3 _! m P4 b
+ N5 p. M, V3 B/ q+ B3 l& {8 B 1990年代至21世紀初,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博士提倡發起粵語發音矯正運動,發展至今在香港社會中掀起了「正音風潮」。除了中文大學,中小學也陸續開設粵語正音課程,教統局亦在今年會考中首次加入粵語朗讀測試。回歸古韻、「字正腔圓」似乎成為了政府的教育目標。) W6 J- X" ?) t3 }/ m
- ^' d/ s) g$ c+ d 然而,這樣大範圍的「糾錯」運動卻也激起一片反對聲,被批評為「謀殺廣東話」及「矯枉過正」。所謂「正音」,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探討課題。 : s! t5 y. B* x) B1 U8 ~3 M0 o$ C7 q, l
正音到底是回歸正途還是更上歧路?正音正不正?上星期香港大學2007語言學節將「粵語的變遷」作為討論主題,更請來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導師歐陽偉豪、散文家許迪鏘以及粵語文化傳播協會主席潘國森,一起討論正音風氣會否矯枉過正。5 N/ H) s6 _, `* p
. W( G% O) b' Z- m" c
何文匯所主張的「正音」乃是根據宋朝韻書《廣韻》中的切韻方法,對與《廣韻》不符的粵音重新定立標準。如此一來,許多讀了多年的粵音一下子變成「錯音」,需要矯正。「時間」變成「時姦」、「購物」變成「救物」、「發行」變成「發恆」等等。/ @; T1 f" J- g6 e1 Q2 X
& a9 c& M) _8 l5 B3 | g
反對者首先將矛頭指向了《廣韻》,質疑這本忽略了南宋、元、明、清四朝對廣東話深遠影響的韻書,是否能夠作為粵語發音的依據。王亭之指出,「正音運動」大大減低了廣東話的流暢和靈活性,「正」出來的音實際上是為「病毒音」。6 ]1 o8 B/ N) |6 D0 ^
6 b# r/ R% r( n* m( x
那麼,所謂正音,標準何在?6 Y% [- S6 v5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