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打印本頁]
作者:
yuyupop
時間:
2007-5-16 10:12 PM
標題: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 "养生经
- H( ]0 |1 x- ` S' @0 `4 P
> > > ":不熬夜、午睡、每顿必吃蔬果、跑步机摆床边再忙也要运动。
! o1 B% U' Q0 w3 S# r
> > >
4 T5 f& _# w1 c; H: R% `
> > > 他今年已经70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
* M% v2 E0 I3 z8 C2 n1 V
> > > 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
6 S) t1 L3 D5 _& A* X0 o0 H& @
> > > ――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
8 ^+ [2 ], k/ g9 J
> > >
4 l {2 p& j4 O$ P
> > >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去年,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
S. f* L+ |* a& R8 V' h! k0 I
> > > 数市民发出惊叹:都70岁的人了,他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钟教授是怎么保养的,他怎么一点老态都没有?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 M& R0 O# J; r! H, Y
> > >
' q' k2 a0 ]+ ~9 q7 x3 K
> > > 日前,在一个由国际SOS救援中心和某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座上,钟南山首次向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白领精英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
6 X% G5 t# _$ u1 ?$ T
> > >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
+ R9 p, Q' L" P7 d) s
> > > 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 M8 a9 e0 x2 Z
> > > "
" O1 x0 d" p1 u1 d! T; X$ a
> > >
, Y' _" B$ V) d/ w. M: T
> > > 钟南山健康贴士
: m" V/ p& [( E3 M' d5 Z' i8 U0 p
>
5 c5 [$ R5 }7 q, |
> 作息:不熬夜,晚上 11:30 睡觉。 早上 7:00 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
6 v k& B* U# c
> 饮食:
0 b g: b5 x1 \, S
> 不挑食,心脏手术后吃肉少了,动物油太多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不抽烟,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最爱吃的食物:鱼和坚果。
4 v0 u) l; e, ]) v. A* q
> > >
* m+ U: L( u0 Y: k7 _; b. m
> > > 心态:
- R1 y. x+ Q8 B4 x
> 以前脾气不太好,现在则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 ~# m1 M/ }5 r3 j- H
>
' N2 z) E8 T$ k! S* d+ m5 _
> 想要健康先选健康生活方式我今年70岁了,但有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是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 "你有那
- f- a. x1 O1 z# Q" M- n
> 么老吗?
, t* r9 |1 \! A0 Q
>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0岁。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
& M! P1 m3 ^1 E4 t6 Z$ C
> 的年龄。例如一个 30岁的人看起来像 40岁,那么
R* }9 X9 B+ ^$ C3 `6 B
> 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 30~50 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
3 n. a7 H* z/ C# q K/ q! a
> 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 "杀手" 。
! x8 Z- V3 A( ~# ]& T4 D
> > >
9 r$ O6 R9 |1 t( {- D8 y
> > >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
( J" }3 h& p j$ S
> > > 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
! r( T. L, v2 C" J! [/ L$ H+ N1 l
> > > 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
' d2 V" q' d1 p8 J% a
> > > ,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5 n) E& A( {" v$ ? d$ A+ H
> > >
. N | e7 B2 G$ |
> > >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
1 _- @# ~" |+ F, o/ G
> > > ,就是早防早治。
/ B+ Z# @1 ?: i7 _* D* }- a
> > >
+ T( w) }2 N: X
> > >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
2 x" F0 ]- ?# {- r
> 在所有"健康基石 "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些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
6 A7 x' d4 K- B6 m' Z( x
> > >
" D' u8 ]! r, U, e$ b6 w- D: G! x
> > > 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人体每天其实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
7 a( ~" |! V8 b2 q' W
> > > 有一种 "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但有研究却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处在情绪低潮中的话,
% l3 V" Z+ L; k" z
> > > "自然杀伤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心情不好、忧郁、焦虑,他对癌症的抵御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9 a3 l$ _7 w4 b. m! G) [1 i
> > >
- b3 A6 L* p3 L. V4 _: j$ O8 o- Q
> > >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我的经验是首先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个目标。英国有科学家在40~ 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
: o z; Y; t* D+ Z Y o) |
> > > 7年的追踪调查,在这一人群中,有 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 A组;有5%的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 B 组;还有
. Q& |& e3 [ S5 Q8 l% X4 a# z
> > > 35%的人对有没有生活目标不确定,被定为 C组。结果, 7年过去了,B组中有3000 人病死或者自杀,比 A组足足高了
% q0 {0 u' ]2 C& {$ s* B
> > > 1倍,而B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比A组多了一倍。我想这个例子就是为什么要树立生活目标的最好证明。
' `6 c! L# f/ ?0 T; ]0 R( `# r
> > >
, p8 ]5 x: y6 Z1 h; k! k& P3 j7 A
> > > 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三种
! S, o/ l9 J1 F! A" H" l3 ?
> > > "快乐 "
3 S& P; g/ {/ X& ]) w2 u
> > > 我们还要掌握三种快乐的方法。
- @( F$ h, r2 S; n
> > > 知足常乐。我想这并不难理解。我们的生活要有目标,并且执著地追求这个目标,但这并不代表要对自己苛求。因此,我们应该将目标设定在自己可达
. E" A) [5 `7 }" m& z4 O" F
> > > 到的范围内,更要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学会肯定自己。
6 x" [6 d! d) Y2 k, J7 h
> > >
0 \% n( K1 D, R$ z- T1 S
> > > 自得其乐。孔子有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f- I* ~4 }0 ?' ?! O
> > >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我们的工作中,我的理解是,对于同一份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不如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喜欢、爱好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够陶
1 z9 N3 X5 O9 U, J- s R* m
> > > 醉于工作中的人。因此,如果我们能沉浸在生活中、工作中,那么我们就能忘却周围很多外来的烦恼,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世界当中。
- Z# V) \) U! J4 c' l
> > >
4 z3 q% c z' u9 h/ d3 ?$ ?: O9 j- ]
> > > 助人为乐。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总能收获好的人缘,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愉快,心情当然比孤独的人要畅快得多。
1 g# R9 ?5 \" O1 U8 y1 S
> > >
( K% p( n* P2 J! [& {: t0 x+ @9 {4 l
> > > 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 m" ]) z1 e8 S) z
> 很多常见病、致命病往往都是看不见的,经常是经过 10~
- k6 y# F9 m% r) M! H. D2 `
> 15年后才慢慢发展起来。像李媛媛,41岁就死于宫颈癌,而恰恰这种癌症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而且早期发现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上海汤臣集团的老总汤
& c4 X& ?( }. W$ D' Y5 b" z
> 君年,56岁,死于糖尿病的痛症酸中毒,要知道这是一种只要稍微重视一下治疗就不会发生的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 r+ N5 `. J4 L4 q9 [
> ……在这些英年早逝的例子中,很多人就是对健康不重视,身体出了小毛病,不理,扛着,结果慢慢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积重难返。
, ^: t4 m! q2 t0 n! h% O. w
> > >
- z; b1 t/ f( y
> > > 李嘉诚先生说过:"人的健康如堤坝的保养,最初发现有漏洞,只要很少力量便可堵塞,但当不加理会,到崩堤时才作补救,则纵使花更多的人力、物
; }1 E9 G" `4 O' d
> > > 力也没有用。"所以,我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2 G; S$ @2 ]7 Z& f' J
> > >
V- E* m4 \0 R: s
> > > 一场急病给我敲响了警钟
; s, a. e* q: [
> 要达到心理平衡,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善于对待挫折。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但我很相信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其实就是要
3 i) A6 z* I" f( e
> 我们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
3 m# e# Z/ T( u
> > >
) P8 ~. n0 p" f6 y$ H% z% A7 R5 t
> > > 对此,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2003年的抗非战役中,我们的工作几乎是不分昼夜的,当时,我也感觉自己的
& Z6 Z) ?: o; n4 N2 a$ l! F
> > > 身体有点透支了,但仗着自己 "底子好",我并没有太在意。到了 2005年 8月
, h2 H$ m7 p9 F: u- `3 J9 o9 T; o
> > > 22日,那天我刚从北京出差回来,晚上2点多才休息,本来已经很累。但第二天有几个学生来约我打羽毛球,我去了,还连着打了两场。
! ^" d& g/ x' \8 t% ]% J- O; g4 J
> > > 8月24日凌晨,我在睡梦中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有点呼吸困难,家人连忙把我送进了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心脏发生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
4 I* ?# p7 @* n% Q
> > > 幸亏发现得早,我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很快就康复了。
3 y. _; D! N: n, l" P& y
> > >
5 U# d2 A% d5 ~# O, \3 |, z# G" J
> > > 然而这次生病之后,我的心情一直非常低落,情绪一落千丈,很悲观,觉得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有一天,我在散步的时候,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表
" d) X6 g0 q% x9 i& S D
> > > 哥给我打来了电话。他第一句话就说:"祝贺你! "我当时一听有点不高兴,我这么倒霉,还有什么好祝贺的呢?没想到表哥接着说:
7 J% e) t0 t, ?: S! c
> > > "之所以祝贺你,第一是因为你这个病没有发生在出差途中,可以很及时地到医院;第二,梗死的只是很小一段血管,不是重要部位;第三,这件事正
- l4 t2 T0 S0 J# S! j7 i
> > > 好给你一个警告:要注意身体了!
, ^4 H' j' W- h9 f. O
> > > "
- _- s! d1 H0 h7 V H3 C
> > >
( b t- B _2 T+ C) D$ g; }/ O
> > > 表哥的一席话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是啊,如果不是这次小小的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可能还会像以前那样吃东西喜欢煎炸油腻,喜欢吃肉,不喜欢
7 c' z) W" X; G& }
> > > 吃菜,工作起来忘记休息
% Y/ U% {1 o+ J7 i- s: d6 `; a
> > > ……如果一味这样下去的话,我可能一下子就完了。但现在,很多生活上的坏习惯我都改了,这件坏事不正可以变成好事吗?
, A( ]3 e+ R' O0 d
> > >
5 d' B' v0 s6 l& d; |/ K3 L- d, e
> > > 运动:跑步机摆在床边
5 f0 U$ J; z( ]; y+ f
> > >
# l1 ]: M- U8 R
> > > 在我的健康词典里面,几十年来都没有离开过两个字――锻炼。我在北医大上学时,练的是田径,我相信自己良好的体质就是从那时打下的基础。虽然
3 r: ~6 }7 U: o- ~+ ~( w
> > >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竞技赛场,但打球、跑步、游泳……我什么都玩,周五打篮球、周日打羽毛球。即使再忙,只要有十分钟,我都会抓紧时间锻炼,例
; O; {( {# `' J, D) r5 _
> > > 如在家跑跑步,我的跑步机就摆在卧室的床边。
, C2 _& M# s3 A" c- p! W/ s
> > >
0 h( D" k7 k W( ?9 h
> > > 不过,现在不少人的运动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打羽毛球、篮球,出身汗就达到运动目的了。其实不然,我们还应关注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因为人
, X( u' g' T/ n+ @
> > > 体在
: n6 n9 W: f, d/ f
> > > 30岁以后体质就开始下降,而50岁之后,体质就会进入衰老期,需要功能锻炼来使人体系统发生功能性的改变。例如肌肉,如果我们能通过举哑铃
( l) S( n+ H. @) d
> > > 、俯卧撑等锻炼保持肌肉的力量,那么肌肉对关节、脊柱的支撑就会增强,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中青年人年纪轻轻就腰酸背痛了。同样,如果我们通过慢
1 d/ V. I; U- Z2 V9 f5 b. E
> > > 跑增强了自己的耐力,那么心肺功能也就会变得更好。还有柔韧性,是帮助身体平衡的。
2 E' \8 T6 P+ d, F) y
> > >
5 k& G3 `' M0 r1 B8 b) k% Z
> > >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我推崇的锻炼是步行。英国曾对 1645名中老年人做过4年以上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每周步行
: ^; ]4 T# Z% l8 K
> > > 4小时的人比那些每周步行少于 1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
) w& s; U3 M2 C- b5 D* V: g
> > > 60%,病死率低70%。因此建议那些不适宜做剧烈运动的人,最好每天都留出步行的时间。
1 M0 o. \) u1 w8 O! V
> > >
* U9 X6 o% o0 C$ m
> > > 饮食:少肥肉多蔬果
{& S7 u$ z4 y7 t# X$ N
> > >
. Q& ~; e' ~& T0 k; H
> > > 近年来,有一种趋势让人担忧,就是直肠癌和结肠癌在中国的高发。相信很多人都还有印象,上海均瑶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王均瑶就是死于肠癌,终
: `! g+ {. h$ }" x) C
> > > 年只有38岁。事实上,直肠癌、结肠癌以前在中国的发病率并不高,反而在西方国家很高。这与中国人几十年前的饮食习惯关系很大,那时大家经济
* @4 _- k1 q6 \% @& J2 }( H
> > > 都不怎么好,吃的
% E: R! Q% r( F3 R; T( R+ J6 f0 O
> 是粗粮,肉类、油腻的东西不多。但现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已经成了大多数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肉类与蔬菜的比例严重失衡,直肠癌就多起来了。
: r% }6 W- T" `: V1 t1 n+ {6 i
> > >
3 ~3 C# z' f. @7 i6 A, r
> > > 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已经迫在眉睫,不仅肠癌,还有很多疾病都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像我本人,其实以前也很喜欢吃
/ q" X# _5 t A& q8 ~0 Z
> > > 汉堡包,喜欢吃肉,但自从上次生病后,我就很注意饮食,现在基本上不吃肥肉了,吃饭前先吃些蔬菜沙拉,而且每餐都会督促自己多吃蔬菜。
6 ]6 d8 |- D: m. z
> > >
6 @$ [% I. K9 D Q, k0 ~
> > > 另外,一日三餐的安排也很值得注意。本来,按照很多健康专家的倡导应该是"早餐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 "。但现实中很多白领、上班一族却恰恰是 "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撑个饱"。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胆囊炎,午饭不按时吃容易得胃病,晚上吃得太饱,本来需要休息的肠胃却要超负荷工作,这对身体很不好,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
0 ?% j r) k1 N+ }/ q; Y) r" d
>
2 q5 d$ ?& U3 s' \( t R
>
) B. x+ w ]' V& V- N, ~( R- y
>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www.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