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轉貼]吳偉明﹕秋葉原兇案與御宅族妖魔化 [打印本頁]

作者: 奧井雅美    時間: 2008-6-22 01:08 AM     標題: [轉貼]吳偉明﹕秋葉原兇案與御宅族妖魔化

轉至 (明報) 06月 18日 星期三 05:10AM
" S( j4 b3 E8 h! x
/ O2 K8 }  }3 z3 a2 _% r【明報專訊】御宅族(日文漢字是「御宅」,中文一般譯作「御宅族」或「宅人」)是最常被人誤用的流行詞彙之一。很多人提起它,馬上聯想起隱蔽青年、傑斗,甚至戀童癖及罪犯。社會上對御宅族有很深的成見及誤解,傳媒更是不斷將御宅族妖魔化。
  @+ W* d1 E" G. d5 z
+ G' s) }# N. T誤讀御宅族+ c# O$ H% V4 J' N

9 \# r5 r! ~  s! s& o究竟我們對御宅族有哪些常見的誤解?最常見的有以下4種:
% H* ^, p/ A- ~9 V) K6 ~; H" L7 Q; D! H$ l  ~8 s8 l7 ^
誤解一,
; }/ v/ M/ _+ \御宅族等同喜歡動漫及遊戲的人。其實御宅族喜歡動漫及遊戲,但喜歡動漫及遊戲的人不一定是御宅族。御宅族對喜愛的動漫及遊戲有鍥而不捨的研究興趣,他們既是消費者,亦同時是專家。他們的消費趨向及專業知識在影響日本動漫及遊戲界的發展,因此配稱御宅族的人其實不多。嚴格來說,連「電車男」是否御宅族也值得商榷。
9 G; V, C# U2 d+ H6 r" @( G5 ~" U$ t; d4 v( t5 L9 @' r' y
誤解二," d) K: [/ n( K5 F
御宅族等同隱蔽青年。御宅族是與你及我沒有分別的正常人,他們有自己的嗜好、職業、戀愛及理想。按各人性格不同,有外向型,也有內向型。有一些御宅族為了免受社會的歧視,會把個人興趣隱藏起來,但是他們絕非足不出戶的隱蔽青年。隱蔽青年的行為問題是一種社會功能障礙,成因多與集體欺凌及挫折感有關,也可能有遺傳上的原因,但是絕不是因為喜歡動漫及遊戲才產生的結果。不少隱蔽青年關在房內以打機及上網打發時間,有人看見此行為,便將他們等同御宅族,是明顯的胡亂標籤。: Q; B( G8 E, \) J% M
/ r: I5 F0 k" e3 o  x* r' v
誤解三,. w% ^) g5 i0 P. @
御宅族等同傑斗。傑斗是指一群心智上不願長大的成人,老是沉醉小孩子的玩意,而且興趣多博雜常變。一些人只從表面上看見他們與御宅族都喜歡玩具或動漫,便輕率地將兩者混淆起來。其實,論御宅族的興趣,兒童傾向的只佔極少數,最重要是他們對心儀的東西專精情長,與傑斗的取向南轅北轍。
- I$ h2 G& d) K0 \" E4 p7 |' A% A  @) g: ~: R
尋找「秋葉原殺人事件」代罪羔羊3 h. Y0 U6 h! m
" R3 t; Y. Z: J9 _+ N) P# k
誤解四,  L0 `/ h9 N! T
御宅族是一群潛在犯罪者。日本社會對御宅族一直帶有歧視眼光,將他們看作是主流社會的邊緣人。傳媒更是動輒將變態、暴力或犯罪行為與御宅族聯繫起來。凡是有重大案件,總是千方百計在疑犯的背景中尋找他們是否有喜歡動漫、遊戲、AV或上網的材料,然後大做文章,將他們強說成是御宅族。其實御宅族本身與變態、暴力或犯罪行為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相反,他們常成為被歧視,甚至欺凌及街頭打劫的對象。
0 G6 K3 }2 f4 _( E: J' W
8 a, E) o9 y! N: _: D5 _「秋葉原殺人事件」後,最初日本傳媒也想做文章,可是它們卻大失所望,因為只找到一張他在學生時代的漫畫手稿及經常使用手機上網及打機等「碎料」。在警方盤問下,疑犯表示不是秋葉原常客,只去過數次而已。警方搜查其家,也沒有發現大量的動漫與遊戲。日本傳媒最後也只好放棄將它製造成另一「宮崎勤事件」(註:1989年在搜查連續殺害女童疑犯宮崎勤的家時,發現大量色情光碟及色情動漫,傳媒大肆攻擊動漫荼毒青少年,社會對御宅族遂帶負面印象)的抄作企圖,轉而平實及具體地討論疑犯的成長過程,在事業及人際關係上遇到的挫折。可笑的是香港傳媒卻在毫無可靠證據下,單憑其喜歡上網及打機,便草率地將疑犯標籤為「電車男」及「御宅族」,然後將事件歸咎於沉迷上網及打機,穿鑿附會,混淆視聽。試問現代人哪一個不看動漫、打機及上網?「擁有這些興趣便等同御宅族,御宅族等同潛在犯罪者」,這樣的邏輯真是不知所謂。
. R  z4 N+ G8 Q1 H6 C2 D- A0 Y( E6 H
「秋葉原殺人事件」是日本典型的「通魔」(「街頭惡魔」)現象,而非御宅族現象。「通魔」是指「無差別」攻擊路人的狂徒。一些人為了發泄不滿、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或嘗嘗殺人的感覺等不同原因,在路上傷害不相識的路人。他們多選老人、女性及學童等體力較弱的一群下手。「通魔」的相關研究仍在起步階段,心理學及精神科專家將它作心理及精神病看待,社會學者則以「下流社會」及「M形社會」使年輕一代充滿挫折感來解釋,也有社會評論家以它反映現代人精神空虛及極端個人主義抬頭。各派論述猶如瞎子摸象,看到的只是現象的部分成因,可見有關「通魔」的相關綜合研究及對策已是刻不容緩。將「通魔」炒作為御宅族及將「秋葉原殺人事件」錯誤解讀成「御宅族殺人事件」,對解決這社會問題沒有半點幫助,而且御宅族無辜地變成代罪羔羊,進一步加深社會對他們的誤解及成見,這是我們不願看見的。
$ }  N* x7 J  i9 i9 q6 o: P( ]6 T! t8 I; I0 x$ D3 ?, V
作者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教授
作者: 12d3    時間: 2008-6-22 09:58 AM

御宅族未必等同喜歡動漫及遊戲的人,
, D. N3 {7 G( W" @* `& t$ l御宅族未必等同隱蔽青年,1 Z. ]5 w  ~0 G/ V, a
御宅族未必等同傑斗,
  w' E7 K7 ^; s6 Z1 ]* w) x御宅族未必是一群潛在犯罪者.( @- l# [7 B. f9 q( F  ^
8 y% P9 n( n! [+ `# f# l6 F
御宅族是什麼?
; q: H4 a; n( Z* ]( c6 a; w9 n  k& \/ R, ]' Z0 c. ]
「通魔」現象好像江戶時代夜斬試劍的情況.
1 L+ i# j2 L! F; N* O& q* `什麼 "使年輕一代充滿挫折感", "現代人精神空虛及極端個人主義抬頭" 都不適用.
作者: leonlei    時間: 2008-6-22 10:28 AM

御宅族是某一種興趣的專家
作者: Chenjinnan    時間: 2008-6-22 03:30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leonlei at 2008-6-22 10:28:
1 }3 C# E- {  X" Y御宅族是某一種興趣的專家
6 m4 f7 E6 r; S( K6 G/ |& k5 G
2 g: N% \8 g/ M- D8 y2 U不一定。御宅族 (Otaku),是指將興趣變成生活一部分。他們純粹十分熱愛自己的興趣,但對該興趣不一定有很專門的知識。
作者: slwong3    時間: 2008-6-23 01:45 AM

Suggest people to watch "現視研".
2 v" b! ?, ^: F$ r- g2 A$ m- L* R; |4 j. h% E: E) Q- p' i
It is a very good animation that descripes what Otaku (御宅族) is.
) E5 d" q9 `7 R& v1 w
2 ]- s, s& d4 Z8 FEspecially you can get the idea what Japanese people really think and how they see Otaku in Japan.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www.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