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轉載]大陸惡性推普事件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載]大陸惡性推普事件

粵語難進校園,誰來傳承文化?[摘錄]  C3 ]- C9 ]) Q: I
' }# m; R- A( y: q: C- e/ N
學生困惑 課間也不准說母語1 ?9 {1 ?' U8 j  ~" a

6 s6 [$ u6 E2 @+ J9 U" G* k課間也得說普通話, 小珊在廣大附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各派發了40份問卷,瞭解現在的中學生對粵方言的瞭解情況。「並非大多數中學生都會講粵語」,問卷調查顯示,不少學生對方言常識一頭霧水。比如說,很少人知道粵語也有音標,一些俗語更是知之甚少。
7 n, @- U9 l! T6 r
+ ~1 `; `% f# \$ ~: k) s記者瞭解到,雖然粵語電視、廣播、公共標幟等廣泛存在,但中小學校園一直是以普通話為絕對主導,幾乎所有的中小學校裏都可以見到類似「請使用規範普通話」的標語。廣州市先烈中路小學一名廣州出生的二年級學生說:「上課肯定是說普通話,現在連課間也被要求用普通話聊天。」廣鐵一小五年級的小王則說:「雖然父母是河北人,但我在廣州出生長大,起碼應算是『半個廣州人』,雖然很想學會粵語,但老師認為粵語是方言,沒必要花心思在那裏,把普通話學好就可以了。」
! e8 X5 k$ v) f( U# X7 k
7 H+ O3 e6 K; p" b  Z( z家長看法 擔心說慣粵語  P& C/ f/ k! z. f
: }5 j# x+ [: k/ y: E
影響語文成績培正小學三年級的琪琪告訴記者:「在家裏會說粵語,因為父母都說粵語。但是,他們都更喜歡我說普通話」。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看來,學好普通話對於以後的學習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家長李小姐本身就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她平時和朋友交流用粵語,但在家裏卻嚴格使用普通話,目的是為剛念小學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 ^+ f; M8 K! I) F% y9 ~% W
8 H! R6 t5 [/ `9 U5 D7 i. e她對記者說,平時習慣講粵語的兒子,學普通話有點喫力,常常記不住拼音。李小姐認為,這就是語言環境不同帶來的問題。很多家長都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說普通話,少說粵語。因為擔心習慣了說粵語,一些普通話的發音就不准了,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語文成績。 5 G# M" P+ ]4 S8 n- G; T/ r
  Z0 L9 s1 ^- \/ }* Y
對於這種擔憂,小珊認為其實沒有必要:「高考語文有普通話辨音題,根本沒學生『敢』不好好學普通話。」 ) ]( i' E( a* r3 V
/ b+ b% ^/ r  H5 U0 ]
專家說法 課堂規範已足夠
0 i3 @2 s  e  S+ a& H7 t4 n4 B- l
& `* v* y" Y8 k: B# y1 N平衡發展更關鍵校園裏究竟容不容得粵語棲身?專家們亦有爭議。 # A1 n: W6 [2 X0 d, t: N, b
8 I6 X: P( W- ]# e, n6 U! r+ F$ i8 f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國光認為:「學校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還是應該提倡使用普通話,課間語言也不例外。粵語在學校也可以推廣,但不是鼓勵在校內使用粵語。可以以興趣小組的形式教粵語歌曲、粵語戲曲等等,這些都衹能屬於興趣拓展範圍。」
) v5 p  t2 Y( Q4 p9 a' M. k3 B2 B# ^. F7 L* D3 L0 v, K9 j
中山大學歷史博士、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楊權則表示,作為一種語言文化,粵語在廣州的確有萎縮趨勢。目前,我國的語文教育已上正軌,普通話已不需要刻意推廣,如何在確保語言教育規範的前提下,為方言的發展多留空間,值得思考。   L$ i2 J/ F+ u; j# j* r
3 i, o: ]8 q4 ^# ~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孔傑亦提出:課堂用語是普通話已經足夠,沒必要提倡學生在課間也說普通話。如果是方言地區的學生,應該提倡他們把方言和普通話都學好。最理想的狀態不是某種語言佔壓倒性的優勢,而是平衡發展。方言作為語言的一種,是很好的學習源,對青少年而言,接觸的學習源越多,對語言的敏感性就越強。
& I# P- z! f6 @6 U, n' v' i* ~( {9 M  n7 a
惡性推普在廣東全面昇級 1 f/ |% C! I0 f) o* n) e
8 ~! @& X1 T6 X& g" g( O
4 }5 ~. S$ A6 O8 T+ C
來自:7 w+ @8 m# U' ^0 U/ ^! l; w4 n9 K
http://post.baidu.com/f?kz=201779986
- H5 t1 E$ @6 F; I, }5 ~2 Z5 r" M
( M0 U" d/ y  G* _, S(呢度原為新聞圖片,內容為一個個使用粵語嘅小朋友喺推普者嘅「帶領」之下笑住咁做一嘀傷害自己母語嘅行為)
2 \$ y+ L* y  H$ i0 [0 c* \. y- y9 n& d  ?# |4 N
本報訊8 \$ O3 b* p- H* g' e
「普通話,通天下」、「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普及普通話,四海是一家」……9月15日下午,××區實驗小學200多名學生在該校老師的帶領下,分赴到學校附近的華×、華×、馬×等三個社區,進行推普宣傳活動。8 p8 k' X8 Y2 u, A9 y8 j
/ `; h* X$ V8 G4 I9 }6 `
據瞭解,參加該次推普活動的學生,來自該校四年級。當日,同學們拿著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單,不少同學還精心製作了寫有宣傳標語的小紅旗,走到各居民區,邊用標準的普通話喊著宣傳口號,邊向路人和商鋪派發有關傳單,鼓勵人們平時多講普通話、講好普通話。華東社區居委會的鄺主任對於這些小宣傳員的熱情宣傳十分讚賞,表示平時要進一步學好普通話。. W8 z( U0 [5 i8 _+ g0 R

$ K# Q  f5 A; ^: j) B××區實驗小學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江門是廣東方言地區,不少學生在學校裏說普通話,一回到家後就說粵語,推普的效果還不理想。他們希望能借此機會,促使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講普通話,讓普通話在社區成為「流行語」。
# d7 ]- r7 R9 d' u6 z9 h$ C; V
" H$ v) r) `2 \0 B 1 {3 y* W7 q- A( n1 v3 l

0 ~1 u7 K/ X$ Y" A9 R8 {8 P3 H
大陸幼兒園禁止小朋友講粵語
1 [2 {4 _- o) X  P- L9 z* T$ y  B回覆 引用 收藏 聯繫
: A" `1 ^# K# |" P[轉]必須警惕幼兒園強迫小朋友講普通話的問題
3 e( A3 X5 U  \: ?( ^' O$ g1 T7 v$ l
# ]* ~( j; Y# z6 X( g" I小朋友先入為主, 先學會普通話, 自然就把普通話當成了他們的母語, 對廣州話沒有了感情!/ n6 F" e' Q" P

4 z3 \: ?8 o0 P- o- E, X幼兒園強迫小朋友講普通話, 中小學強迫學生講普通話, 大量外地人湧入使支持廣州話的人比例越來越少..., S, k# J; p: D' e4 p2 E. v
  b3 g% Y1 z- R+ [3 a( X" b

7 c5 c+ ]" Q9 P
[轉]南寧白話的滅亡 0 G( J9 g8 h8 K5 C

  x; Z4 q/ J8 C, k  C; y+ q5 k/ U' T( O1 b
(廣西南寧白話與粵語很近似, 可以互相通話)
/ R! U& @" d9 _4 [* B- o
7 v2 U: M2 G' I南寧白話的漸漸消失, 首先要追溯到上世紀 * }& d4 v6 [; M% }- L+ `; V0 d
當初八十年代南寧滿街的白話 9 @7 O4 Y+ z: D$ f+ s* i
你們也可以隨便在任何時間段在南寧電視臺打開電視收看到白話節目
0 u+ O6 q1 ]% c9 t也可以上公交車時候,聽到熟悉的粵語+普通話,雙語報站
- S8 ^" V" q! \$ O* g# }* j) p* ~; X- a6 e  b
就是到了1996年一個春節 ( [3 f& r/ m$ J8 e" M- A$ w5 g
不知道是不是在中央下猛藥推廣普通話在廣州失利的原因
( C2 J5 i; i* N就轉移陣地,想設法先拿下廣西,當然先向首府開刀7 Z1 D, f; c4 ]! o* Y0 G) e$ k; _' Y
這一刀果然很見效果,首先政府出面,屏蔽掉了南寧電視臺所有白話節目+ Z3 d1 u$ d( t

, j( l) ]  \+ r% T然後在96年的夏天把人民日常生活的公共汽車,雙語報站改為單式普通話0 S/ S$ E8 R3 _& @/ P! D
當時對於本地的老百姓出門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老人家,完全不知所云' l! H; ~$ W4 v. W, g* M  W0 ?
5 ^+ @7 W( z! Q+ q
這一措施後,老百姓也儘量想恢復雙語報站,但是被否決了
2 P+ S& @: W4 s% b# V從這點可以看出,南寧政府推普的決心
3 c" x3 \' e# c' L  H8 s  q8 K$ ]3 X; C4 g
十年啊....1996年到2006年 1 [7 r6 p, g" }$ C$ a
我真的非常佩服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南寧政府的積極配合 : W/ ]9 T: S  M. U7 Z
竟然十年....十年....如今的2006年
. \% i: {9 x! A+ C5 l& n0 v' x南寧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普通話的城市 1 `8 A: x$ s1 X* S9 y- \) \  n2 N$ w9 W
% e( a+ K8 W4 N" |
可能當初中央都沒有想到,竟然用十年就可以把南寧方言解決, e& n3 i' f3 y5 V& i, s
這當然也要歸功於我們的南寧政府,因為它確沒有哪一件事情,做得比這個還要好的0 {# Z7 ?! }- n; I6 @- E
3 K4 S# x, P' y  [. m
當中央看到廣西原來是那麼好拿下,又轉回廣東   v0 B: z, @2 y6 b& Q" T3 O0 g
哪裏知道廣東卻死死不放自己方言,拼命的抓住
: J) B! h4 g7 O+ W' M& B) z" C  f! a0 y4 G
我記得我們廣西大學老師說過,廣東白話一直是中央最頭痛的
% f! K8 k9 E( z) D) E因為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大量開播自己地方語言節目 - k+ L" U2 k* Z0 B
4 k( m( k; `9 O" _  `! N
看來也衹有廣東了,廣東人用毅力反抗
* g  v; C' \% S$ I8 i- F唯今看廣西,也衹有梧州還是死死抓住白話不放了 8 h' N" Z, L* L/ ?7 `' c

! ~7 E1 P3 Y% x7 n  h& }: w; ]我從去年就離開南寧到柳州工作了 ( p7 [5 k- d: w
發現柳州人有一大特點,他們很中意自己的語言
2 c; v2 L. F9 h兩個柳州人在一起絕對說柳州話,不可能象我們南寧人在一起說普通話
: q0 I0 _2 e+ _' [  I
/ b& |" r/ I9 n. N: p我覺得在N年後,我們南寧真的大了,外地人來到南寧7 T. S/ ^0 f0 k, w2 W2 P" f/ T6 J
問我們你們家鄉話是什麼說說啊.我們卻默默的低頭
7 k  D2 o) s, P5 m4 W( J8 i: U: o% Z0 ?7 i5 f
十年啊,,就十年,政府首先斷掉了電視臺白話的傳播6 U: I+ u1 S6 `- p2 ~- }
最狠的是,粵語報站也在當時最需要的時候給切斷了- H) U5 s5 i1 T5 ?, c- g/ H

5 D$ e6 A+ M) u! e0 J/ K唯今我覺得白話的消失,我衹能說不怪任何人
8 G8 Z) U; h3 y6 |- T: U/ M7 e衹能說南寧政府,你太讓我們失望了,自己的東西你都保護不住,人民不相信你
1 U$ A7 F! Y* Q$ }. C* d6 g
1 y' _9 g" \  M* Q1 C# G0 I3 [, s7 r很多人要說,因為南寧外來人口多,所以講普通話了% v- p2 G0 e4 F" ?- D! L
難道廣州不比我們南寧多嗎?/ F. G6 h& h7 O" r% m- d2 h, |. E

( i) X! C  {' }2 s$ O/ z如今在他鄉柳州,天天聽到別人的方音,, x" e' v  M: e( D6 G
突然對於自己的家鄉話,有種陌生,感覺到很難過 & J1 N' B$ A, X# h
南寧啊南寧,十年時間就可以把你改變,
  f& C& f" X' z5 z! r5 V+ b希望你還是你,南寧人還是南寧人8 P8 j5 V5 @3 Z* n' w
/ s8 R7 Q4 u0 Q. v

# V/ U5 ^/ K% O# I
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語言,是滿人創造的 4 M' c/ n8 u8 _7 D
4 b. [( j8 @' L5 I& |* X* g

- C9 w0 V1 F* _& b[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q. P, i5 G4 @- k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考證為吳語)。4 p+ R6 w- \- B2 n9 S0 _/ t
  " ^" r8 C1 T9 m* W9 D3 f- b0 G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v8 u  I/ c7 [. G7 A+ @4 a+ l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6 \2 P$ k$ p/ W6 n8 i/ O+ b
  # x9 r7 z, a" s/ b! O+ @4 D+ }
[滿語的分化——滿式漢語]3 ]' T! O9 M4 r$ V4 ^$ c$ d, _3 C
由於滿語是一種北方民族的語言,滿人草原、叢林的原始生活以及滿族短暫的歷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滿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不論它的發音、詞彙以及語法等都十分的原始和不成熟。即使在北京,滿語也難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北京的動植物、建築、日常用品等很多東西都是滿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些東西用滿語都很難描述和交流。在滿人和漢人之間是這樣,在滿人跟滿人之間也同樣無法把日常生活所碰到的東西表達清楚,至於象漢人的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及其它科技用語等高級語言使用則更加無法表達,當時的形勢是滿語在北京面臨無法交流的危機。面對有幾千年曆史的千錘百煉而成的漢語,滿人雖然奪取了中國的政權,然而其語言卻難以勝任統治中國的使命。但是滿人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卻不得不面對要使用語言的生活政治現實。小至為了自己日常生活的表達,大至為了統治中國的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周圍生活的語言。改造滿語已經是來不及了,滿人除了學習和模仿漢語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的語言(包括詞彙和語音)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了——滿人學講的蹩腳漢語(暫且把這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O7 I/ x5 l6 _* t
  
/ ?- C% c3 u# m! X3 _* o[第三種北京話的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J6 m7 T) s) p, M5 `9 q/ f
北京城裏的一棵小樹、廚房裏的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的祖先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植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具,這就是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族人所遇到的嚴酷的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說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漢人的語言的詞彙和模仿他們的語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可能!就像日本皇軍學說中國話:「你的,八路的,幹活?」一樣,北京內城的滿人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模仿漢語的歷程。/ B( H7 O4 ~0 l0 m- Z  J# k

4 I# P8 q% G% I! i+ h  ~但是滿語對比漢語有它先天的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全丟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歷史原因,用滿語套學漢語的發音更是不倫不類,可以肯定地說,這是發音最糟糕的漢語。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殘酷,滿人的這種蹩腳漢語比起日本皇軍的蹩腳漢語要幸運得多了,隨著使用人口的增加,這種讓當時的漢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腳漢語成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共同語言」——這就是早期的普通話(暫時使用英語的稱謂把這種語言稱為mandarin)。
8 o9 _* S" _5 A' o  ; R5 a' w# P5 _5 i6 a* s1 o  B  T  x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 O/ k' v! J/ G, X0 _# I
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的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地地道道的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Z9 M9 M# r5 n/ N5 J% b8 o
  `8 @7 Q* H6 D) s8 \+ P+ L. z. Z
具體的時間有待考證,在《康熙字典》中的語音跟今天的普通話的語音還是一定的差別的,但是跟其它漢語方言相比已經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8 W# ^3 N: Y8 \3 H& u2 ]
# N! \# Y7 ]$ v0 r
從「滿清官話」的形成史看,「滿清官話」受滿語的影響主要在語音方面,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蹩腳的漢語語音系統,而在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影響則十分有限,從語言的本質上將,「滿清官話」還是應該歸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而不應該歸屬於滿語的一種方言,不過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漢語方言。
7 n2 H! _. d7 \' m: g& O2 k  
7 Q! q  }; i; f/ n& a6 B) D0 z9 }1 f[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 |9 t) |7 M/ y3 w: A「滿清官話」形成後,隨著滿清政權在地域上的延伸,操著「滿清官話」的八旗貴族也就從北京的皇家內城走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長官的口音又成了當地的標準口音。並在當地的上流社會向平民社會不斷地滲透壯大,最終使「滿清官話」成為中國的「國語」。- @9 t- \, l8 J$ F- |

+ ~& D# |, z7 ]. I4 I* H  F從地域上來講,中國的北方是滿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也是滿語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而南方的個別地區,象兩廣、福建等地則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的影響,這也是南方諸語言讀唐詩宋詞比普通話更押韻更親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國沒有著名詩人的根本原因。
& c: H2 s2 Z% h2 n2 F5 c! w" F& Z3 F$ Q" ^, o+ U+ E. {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mandarin是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的「國語」的,所以,北京的外城話並不是真正的「國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的影響並不斷演變,但是,正如北京的內城貴族和外城平民百姓是兩個互不兼容的兩個社群一樣,「外城北京話」和「內城北京話」是跟階級差別一致的互不相同的兩種語言。所謂的「北京話」一直是兩種:「外城話」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稱謂的「北京話」實際是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不是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實際是對中國其它方言沒有影響的小語種。1 {, u- E4 V  q
  
! t  t  i7 B) q! U# v6 L[內城北京話的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地位的確立]7 y+ i5 R  h) v  \# |" R  r9 m& r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國的統治,再經過孫中山政權以一票之優勢對「國語」地位的表決,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製訂,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地位已經是堅不可摧。
/ A' L- ?: V5 x( w5 b* k3 g: o3 h  
( t; ?, D3 m# v$ M4 L5 Z[內城話北京話在北京的消失]
; `6 F- N: ]1 L+ y. o* Y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衹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裏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北京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了。把普通話硬說成是什麼北京話,這在100多年以前可能還有一半正確,但是在今天還這樣說大錯特錯了,因為「北京話」這個概念變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北京話」了。; A4 J; p$ ]" i# M0 z
  
8 a! ]+ U$ d# e- Q& G[人工語言?]' l/ P* d$ G+ [6 F: T
普通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什麼人工語言。因為100年前的中國完全不具備創造一種象普通話這樣的「人工語言」的學術能力,實踐中也沒有任何個人或任何語言學家群體是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在中國的近代語言學者們要努力創造中國的國語——普通話之前,滿清的統治者們如:道光、慈禧等就已經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就是他們——滿清北京內城的皇親貴族。
0 t1 `/ C& e. S$ P) [% v
; ]+ s" o& G: i$ L- D5 D2 Y

/ T, ^6 f- U0 m. s+ l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om/forums/529/ShowThread.aspx#529
其實你不懂廣東人- _3 ^# B9 U) C" R0 X
4 T( l) B, s( o$ h" J0 N  q

! z' ?6 W6 @& a* r4 e- N
老廣為何要死守著自己的方言? (1)
# |( y8 G# s5 J - M8 `8 N$ k! e  T
) u5 x& p7 `: W4 P, U! z. R! Y
--------------------------------------------------------------------------------
( Q  m6 y$ K" C9 @0 i- q$ T$ K2 @ # L& L8 \# u# T

# l6 \2 o) N( ~: \
0 ~# |& f* C! k" A# p連載:其實你不懂廣東人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葉曙明  
# Q/ G  k8 g+ H4 v4 O( `
9 e  u& O, [( ?  Q
# R0 c  y6 i) u7 L+ g  中原人在嶺南定居後,他們帶來的文化,便一如水銀瀉地,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處於弱勢地位的土著語言——古百越語,很快被逐入深山老林、窮崖絕谷之中。 客家人有一警句:“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 祖宗的語言,是他們在遠離故鄉,不得不掙扎求存於“瘴癘之地”時,仍然抱著廟宮未改,城社尚存的心態,堅守強勢文化優越感的精神支柱,成為維繫一個族群世代相傳的重要紐帶。 - _/ b4 Q' }7 U. t
5 Z  N# N  }0 S$ W! ^" {
$ K; L4 w' @5 f2 ?% @& q* D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位廣東人,在廣東出生,吃廣東米,飲廣東水長大,從小到大你填寫簡歷時,籍貫一欄都是填廣東。 但有一天,冷不防有人問你:“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你是廣東人呢?”你脫口而出的回答是什麼? 因為我在廣東出生? 因為我父母是廣東人? 還是因為我的戶口在廣東? & t5 w4 j+ F. c& k  a

* D* n( u. \/ b" O) q; B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在廣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民系中作過一個調查,到底廣東人是根據什麼認定自己是廣東人的? 結果,在被訪對像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根據方言,其次是血緣關係,第三才是地緣關係。也就是說,人們是根據鄉音,從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同鄉的。 就算你生活在梅州,但不會說客家話,你也不算客家人;就算你的戶籍是潮州,但你不會說潮州話,走到街上也不會有人當你是潮州人。在廣東人心目中,方言的位置就是這麼高。方言的功用,並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工具,而且是重要的感情交流工具。
0 h% c" ~% o$ N" @+ ], k
+ q  A; s/ G) W- k( r% x( X; Y+ P  以前,北方人把廣東話一律稱之為“禽聲鳥語”。大清皇帝召見廣東地方官員時,被他們一口一個“我哋、佢哋”搞得頭大如斗,一怒之下,詔令閩粵兩地都要設立正音蒙館、正音書院,以駐防旗人為正音教師,全力推廣普及官話。 可惜駐防旗人本來就懶,又碰上廣東這樣的方言死硬派,推廣了半天,廣東人的舌頭沒有捲起來,正音書院卻荒廢倒閉了不少。 % E: e7 Y# x/ Y9 O5 b0 r$ A" G. T

6 |1 G0 @  V( l* p- a( p5 o" e. ]" y  五嶺之外,依然是一片鳥語花香。 ; [1 t" i" X% c

( a* E6 F: s( Q' O  今天,“推廣普通話,邁向現代化”這個口號,喊得震天響。 似乎方言成了現代化的障礙。 其實,歐盟15個國家,統一了貨幣,統一了經濟政策,也沒統一語言,不是一樣可以現代化嗎? 香港人在回歸前也沒有推廣普通話,大家都說粵語,並不妨礙她成為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事實上,廣東話與現代化並不矛盾,說到底,普通話只是一種交流的工具,無須提升到道德與素質的高度,甚至與國家前途、民族興衰掛上鉤。   ?# @% T) `/ I  D8 ~  B

; x. v* s) B! c$ N  廣東人都是很講實際的,只要生活確實有講普通話的需要,根本不用政府採取行政手段,他自然會去學、去講。 只要有助於他“揾食”,別說是普通話,就是非洲土話他也肯學。 學普通話就等於學英語一樣,多掌握一種交流工具,絕對有賺不賠,但不能為了鼓勵學習普通話,就去踐踏自己的母語。廣東人並不拒絕學習普通話,而且他們的“推普”是不遺餘力的,“煲冬瓜”的水平,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中青年一輩基本上都能聽能說了。 只要尊重事實,就不會否認這個巨大的進步。 9 O; F3 g( {, H9 R  z4 l  v

- F6 h0 h+ \, V5 |" B. [" [  h1 j  今天北方人到廣州的商店購物,大部分售貨員都會主動和他說普通話;公務員也都會講普通話了;城市的大部分學校都用普通話教學了。 據調查,銀行、郵局、公園、商店、的士等行業的普通話也都全部過關。 難道非要廣東人在家裡也說普通話不可? 非要粵劇也用普通話來演唱不可嗎?
1 r; r/ x, l! Y  `( E+ o  V$ Z1 C$ W5 ^3 a. e2 K, L3 h
  在全國七大方言中,粵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漢語詞彙和用法,像“企”(站)、“食”(吃)、“行”(走)、“頸”(脖子)、“渠”(他、她)、“晏”(晚)、“慳”(節省)、“無”(沒有)、“銀子”(錢幣)、“卒之”(最後)、“姑勿論”(且不說)、“於是乎”(於是)等等,讀起來儒雅之至,白話文早就沒人這樣用了,可在粵方言裡,還大行其道,成為市井坊間的日常口語,甚至連“嗟”、“噫”這些古漢語中的感嘆詞,廣州的小孩子也常衝口而出——“嗟,怕乜?”(“嗟”白話讀作“車”,含否定之意,“怕乜”即“怕什麼”。)“噫,好肉酸!”(人們通常誤把“噫”寫作“咦”,其實在粵語中,兩個字是不同的。“肉酸”意即“難看”。)使人不禁拍案驚奇。
  i- ~" G. O4 n- D+ c1 G. P
& b6 U7 A2 @" T5 ~2 Y" m" h
, L' o# a- n* l# p3 N8 s1 p! E. w老廣為何要死守著自己的方言? (2). v6 y, R  A6 V9 c  W* n
# O$ L' Y* J/ M
7 m. N& w/ @1 o( a, f
--------------------------------------------------------------------------------
. _+ `0 u1 y" I' p3 z : _1 I5 @. h. @" B$ k
, {) B( B2 }; ~5 E; ?3 n6 a

) h9 f  X8 ]1 C& ]% J- k1 B連載:其實你不懂廣東人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葉曙明  % {4 o) p4 G' g
/ G& n! g1 e3 q5 U# k  d' a( n
" S3 Z, ^. G+ I' ^$ V; O+ W3 |2 O
  廣東人裡有不少中原世家,古風餘韻,雖廢猶存。 在台山人的家庭裡,媳婦把家婆稱作“安人”。 安人,從宋代開始就是正從六品官誥命夫人的封號。除了台山,據說在花都、從化一帶,也有稱家婆為安人的。 聽起來頗有點官宦人家的派頭,也許,這就是“祖上也曾風光過”的遺痕吧。
' }& T5 d( m0 ]4 ^
1 g9 ^; j/ z1 ?( W0 y  有人認為,粵語形成於晉代,所謂“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 西晉時發生  “八王之亂”,繼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面,這是一個北人南遷的高潮。 故廣東人“至今能晉語”,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但清代廣東著名學者陳灃認為,廣州音最切合隋唐音,最方便閱讀古文。”他寫過一本《廣州音說》,專門解釋其原因,“蓋千餘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中,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
+ z" H7 K6 f7 v' r0 B% {" t  r! G0 I5 w; k" Y" c+ _" e2 z7 E
  人們所說的“粵語”,主要是指廣府話,尤其是指以廣州西關(上下九、第十甫一帶)口音為本的白話。 如果你想驗證自己的粵語說得準不准,有一個辦法,念念這首歌謠吧:“阿四阿四,攞條鎖匙,開個夾萬,攞兩毫子,買斤荔枝,唔愛黑葉,要愛槐枝。”這首歌謠取衣韻,必須上下齒咬合,舌面向上,才發得出衣音。 如果你能咬字清晰準確,就算會說正宗的白話了。
: Y, ]$ {' C, M/ Z; k7 Y6 g9 ?2 q
9 ^. x+ v# `8 |$ n1 A- Y- @  在粵語詞彙中,據說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方言。廣州人日常口語中,方言出現的頻率,竟高達五六成。 最令北方人頭痛的,也許是廣州話中大量的倒裝句。”。北方人說“你先走”,廣州人說“你行先”;北方人說“很感謝”,廣州人說“多謝曬”;北方人說“太飽了”,廣州人說“飽得滯”;北方人說“給你一塊錢”,廣州人說“畀一文過你”;北方人說“找不到你”,廣州人說“揾你唔到”。 如此等等,真是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啊。 6 @& a! M! ~2 q

: ^$ k+ M6 [% s* N( |- [2 ?$ ?  在在粵語文化圈裡,常聽到人們談論起辛亥革命後的一段掌故。 當年,帝制傾覆,共和初肇,在中華民國國會裡,要求奉粵語為中國“國語”的呼聲很高,支持的票數,已然過半。 但孫中山逐一去說服粵籍議員,勸他們放棄粵語,改投北京話一票。 最後,憑著孫中山的人望,粵語僅以3票之差,敗給了北京話。 9 B# V) @; S6 d9 Y1 L7 |
$ x3 r7 u& A* x
  揣測孫中山的用意,當時南北雙方仍處於對立狀態,既然清朝把北京話作為官話已經兩百多年了,繼續沿用下去,可以避免節外生枝,減少南北統一的障礙。 這恰恰表現了南方人胸襟開闊,相讓為國的精神。 南腔北調,乃地理自然形成,本無所謂優劣,既然我可以奉你的語言為國語,你又何必非把我的語言斥為“鳥語”不可呢。
' p8 l+ Y4 O- K4 H7 G7 j9 X2 T6 s' r1 }2 w
  廣東人始終堅持認為,白話是廣府人的母語,福佬話是潮汕人的母語,客家話是客家人的母語。 方言是一個族群的身份認同,是一種凝聚力。 方言蘊含了豐富的地方人文內涵,一種方言的消失,勢必會使它所傳達的那種地方文化也隨之萎縮和貧乏化。 正如美國一位語言學家所說:“一種語言從地球上消失,就等於失去一座盧浮宮。”所以從文化的角度看,普通話固然應該推廣,但方言也不應聽憑它消亡。 8 ]( N2 I6 |& e0 J7 v0 `

( w2 r* l: L6 H! t1 Q6 K0 h" O$ q  在廣東這個移民大省裡,各種方言錯綜複雜,四鄉八鎮,各有不同,甚至村頭村尾亦相迥異。 沒有哪一種方言,能夠把三州六府的鄉音統一起來。即使人們力圖從語言學上把它們分類,也往往予人綆短汲深的感覺。 廣東真是一座語言的大寶庫。
! F0 i- b- w8 _" ~# D: t- [2 ^2 [8 ~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的調查顯示,有82.86%的廣府人、39.18%的客家人和38.18%的潮汕人認為自己的方言比其他方言好聽。 同時也有37.06%的客家人和37.27%的潮汕人認為廣府白話比其他方言好聽,而廣府人對潮汕話和客家話的“好聽度”,評分卻很低。 由此可見,在廣東地區,白話佔了絕對的優勢。
: h7 k! i5 d1 ~* H5 f% `; o" b& Q" F" r/ m" t: F' g3 Q
  廣東人的兼容並蓄,同樣反映在語言上。 近20年,大量華洋雜陳的港式粵語長驅直入,對粵方言所作的深耕改土,是歷史上兩百年都難以達到的。 其結果,粵方言在最古色古香的美名之外,又增添了一個最多創新詞彙的特點。“炒更”、“揾食”、“搞掂”、“無厘頭”、“士多”、“T卹”、“的士”、“擦鞋”、“人氣”、“案底”、“做騷”、“草根階層”、“夾心階層”、“人間蒸發”等等新詞,以及“他很陽光的樣子”、“她蒼白著臉”這些詞法亂用的港式粵語,覆暢行內地。
: [7 d; d# D/ \9 X8 d: [; E# D8 R

8 P7 \: P  U4 ^; ]9 r, U2 ^/ B" y老廣為何要死守著自己的方言? (3)2 f5 u  S$ |* {
1 }0 H4 Q' t3 N$ p2 v' O- Q

, K3 H+ y8 K5 r$ s8 m3 I; A--------------------------------------------------------------------------------
: ^+ Z* K$ }6 i, f
' {, }+ p8 V3 [, r5 {% Z& a
( @& S. o4 ^6 |
, `9 H* F: }/ `$ K: p9 }( y9 z, W連載:其實你不懂廣東人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葉曙明  2 f& F4 ~1 @7 O, f, a  m3 z

& W  h9 ^# _8 C" P" s1 ?% k1 D' ]+ D! R0 w7 ^  |1 n
  半個多世紀以來,廣東還經歷了兩次移民高潮。 一次是1949~1952年間,解放大軍南下,土改大軍南下,大批北方乾部浩浩蕩蕩開入廣東。 另一次是1980年代以後,廣東改革開放,在“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的口號激勵下,千百萬北方人懷著創業夢想,奔赴廣東這片熱土,形成風起雲從,百川赴海之勢。 粵語一度成為人們熱衷學習的語言,許多地方都競相開辦了粵語速成班,報學者十分踴躍。 我們從電視新聞上看到南下列車上的洶湧人潮,亦不禁瞠目結舌,嘆為百年難見的奇景。 1 v. r) M) \. Y, e
* u7 q; i$ |' v& f$ w# A5 `

/ w3 Q7 G3 D4 k  T7 I# m3 F  移民潮對廣東政治、經濟、文化所帶來的影響,是互動互補的。 尤其是第二次的移民潮,還在持續高漲。 不管我們樂意與否,南北文化都在不斷洗牌,民風民俗的丕革,已深入到每條街巷、每家店鋪、每個公司、每戶家庭、每個人的起居、飲食、衣著、娛樂、求職、婚姻等等庸常生活,卻是不爭的事實。 ( x  n" x/ [5 E4 t3 `' s. T
/ V8 X. i0 Q; O! l2 y
  像深圳這個新興城市,1982~1990年間,就有164.25萬人口,從外地遷入,佔了當地人口增長的96.62%,普通話在這裡已差不多成為主要的交際媒介。 如果還按傳統的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族群標準來劃分它,未免有牽強之感。 ! U1 N" x3 v+ R2 U5 y3 x+ n1 d

4 `" w; I) W2 |0 R4 o+ V; G0 v  有人認為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顯示了推廣普通話的必要性。 但我卻認為,正因為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才顯示了保護粵語的刻不容緩。 "報紙上看到,杭州市一位政協委員在向政協會議遞交的《關於保護杭州方言,防止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缺失》提案中大聲疾呼:“當你來到四川茶樓裡,發現擺龍門陣的人操的不是四川話;當你在對外電視節目上,再也聽不到閩南話;當你來到了非洲的某個部落,發現土著人全說一口流利的English(英語),你會不會覺得很失望?當所有的城市都說同一種語言時,那麼每個城市獨有的吸引力就減弱了。所以,我呼籲要保護杭州方言。”
! L. J/ r: W$ i8 Z$ d7 r) G3 T( v& [) X, C7 i* W1 P
  我不禁為這位委員拍案叫好。 什麼時候,我們廣東也有人能挺身而出,理直氣壯地為保護廣東方言而奮臂大呼,我一定為他吶喊助威。
$ C" O5 t% v/ ~3 ^0 f, r
4 r8 J& E0 j8 T7 c; a. ~& hhttp://book.sina.com.cn/nzt/soc/ ... dongren/index.shtml
大佬做d野真係特別無聊...
man utd~~~CARRICK

Cyndi Wang
國內似"推廣普通話,邁向現代化",把說好普通話視作文明典範,更意圖把其他方言埋沒" {& `5 B) H( z1 _2 L; V
這種想法實在極為膚淺,以一個科學化的角度去分析
9 ]4 O" X# u7 D# G& C( G! s7 u9 T南方語言比起普通話更為文明+ T5 w* E9 v0 g3 c

% Z4 A& t, i" I1 W
談談普通話的缺陷(摘錄)
8 K5 p* H  `( G& `1 ^1 k2 F! M回覆 引用 收藏 聯繫
6 `4 u0 ]' B2 P% l8 E1 e1,同音字太多
; U/ i" i7 I" A/ P/ n......9 }) L3 D7 A  @9 {8 }
6 H) X0 \( c! H+ N8 @' J
普 通 話 聲 母 韻 母 表4 `3 a' [; M  w. ?# c! a& C

. i% C$ K4 g) V. Z聲母
; O2 z+ `: P" _4 q) B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 p; T! W6 a# v! ]" Z' C, S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3 J3 j' |. m8 n  zh 知 ch 喫 sh 詩 r 日   z 資 c 雌 s 思  " x4 d: ]  I/ k$ [

4 ?* H; v! ~' U: g; Q韻母, m/ E1 O/ @: R  ~+ Q
  a 阿 o 喔 e 鵝 i 衣 u 烏 ü 迂   ê 誒 er 兒9 W8 u& R5 H+ e$ g" @; \
  ai 哀 ei 欸 ao 熬 ou 歐   an 安 en 恩 in 因  ! _. a8 {8 ?" L
  ang 昂 eng (亨) ing 英 ong (轟)   ia 呀 ie 耶 iao 腰 iu 憂
8 E- J; s* n5 p  ian 煙 iang 央 iong 雍   ua 蛙 uo 窩 uai 歪 ui 威  9 A9 s+ K# N' l+ h7 e
  uan 彎 un 溫 uang 汪 ueng 翁   üe 約 üan 冤 ün 暈
8 u! Y" N- |" n, t3 q5 B
6 i8 Z0 x+ S8 X6 U, C我們可以用數字來說明問題
# P  d$ i6 U4 a  T! z) s  理論上普通話可以生成37*21*4=3108個不同的音,但實際上象「ê 誒」「 er 兒」這樣的音是不能用乘法計算的。實際普通話的音要少得多。* b% ?' T+ H! V- y
* @8 M7 w2 s5 g) c# o# G" ^
再來看看廣州話9 |% u5 W5 l9 O: z% |
  完全粵語教程之 二:【廣州話拼音方案】5 B: o+ I$ o7 j9 M7 T* s* A, i
  由於此版本廣州話拼音全部可以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所以表達更方便,故今後本網頁以此方案為準。
6 v; e) u4 {9 K
5 A8 N/ w! B, Z聲母
/ }& b) I0 b: o/ m. M% r, X  b波 p婆 m摸 f科 d多 t拖 n挪 l羅 g家 k卡 h哈' b% o  z" k) q( y' w
  ng牙 z支 c雌 s思 j衣 gw瓜 kw誇 w蛙
6 S$ p& [# |1 d  {. q
9 A% I1 \" [' @2 y# d韻母
) Q/ C0 Q0 e, V- S) U( y  aa 椏 aai 挨 aau 坳 aam *三 aan *山 aang *盲 aap 鴨 aat *壓1 ?$ u* E$ ?% y  q
  aak 軛 ai 矮 au 歐 am 庵 an *分 ang *盟 ap *急 at *不- f! p. O& q- \3 h1 Z5 M
  ak 厄0 c; ]3 P8 y' i% g& R# o. f1 N1 h
  e *爹 ei *你 eng *贏 ek *尺, \- k  u, T4 k* v0 j
   eoy *居 eon *津 eot *卒
: U- w4 `9 C- `. D  oe *靴 oeng *香 oek *腳* u, w1 U7 [4 }" F" N6 L8 j  D
  o 柯 oi 愛 ou 澳 on 安 ong *喪 ot *渴 ok 惡
  N' ?0 Y3 \: ?  @; M( y6 }, A( a  i 衣 iu 腰 im 豔 in 燕 ing 英 ip 葉 it 熱 ik 式
7 h) W; X3 d! D3 x, V# ^  u ui *杯 un *碗 ung 甕 ut *闊 uk 屋
1 }: l# n$ n+ S2 T$ e  y 於 yn 冤 yt 月
$ |9 {& ~9 _0 {4 L  鼻韻 m 唔 ng 吳
: Z  H$ v- q/ s
) R$ ]2 e8 v7 u( p  Z* y! U5 Q聲調8 S7 S& Y, B4 f2 O9 Z4 \' g
名稱: 陰平 陰上 陰去 陽平 陽上 陽去 陰入 中入 陽入0 `* w( B9 s; [! Q
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N3 B% T( p% b3 @# T
例字: 分 粉 訓 墳 憤 份 忽 發 佛
/ c1 i! a6 `& B2 X2 h5 L$ s數字訣 三 九 四 零 五 二 七 八 十
& ?( l  t# v' i7 i$ l
" S. v9 x8 n$ e: W  理論上廣州話可以生成19*54*9=9234個不同的音,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概念,但9234和3108代表的是不同檔次的話種優劣級別。這是因為漢字是一字一音,可以想象,準確區別3108個字是小學不畢業的要求,而準確區別9234個字那可是念博士都基本夠用。" g" C# F7 h9 o
/ |" ?& s& l) ]) q& b  c! o. T! I
2,普通話的相似音太多
, K* S, X9 a' a" g+ I% w5 R& Z
  u2 ^3 g1 o' D) ^3 c# x  八十_罷市 白薯_柏樹 班車_板車 頒發_辦法 包袱_抱負~報復 包圍_保衛 包子_雹子_豹子~刨子 報酬~報仇 報到~報道 杯子_被子 筆記~筆跡 必須~必需 碧空_鼻孔 編導_便道 編輯_遍及_邊際 表哥_表格 玻璃_薄禮_薄利 剝削_博學 播種1_播種2 簸箕_波及 不比_不必 不單_不但 不對_部隊 不可_補課 不如_哺乳 不適_捕食_不時_不是 不行~步行_不幸 不知_不止~不只_不致_佈置 不周_步驟 部分_不忿 參觀_餐館 插頁_茶葉 長袍_長跑 長篇_唱片_唱片兒 腸子_廠子~場子 常識_廠史_嘗試 朝陽_照樣 襯衣_稱意 成分~成份 成人_承認 成衣_誠意 誠實_城市~程式 城裏_成立 乘機~乘積_成績 匙子~池子_尺子_赤字 出發_觸發_處罰 出去_除去 出身_出神 出息_除夕_出席 鋤頭_出頭 串通_傳統 春節_純潔 純熟_椿樹 疵點_詞典 刺刀_磁道 刺激_磁極_次級 答辯_大便 打倒_達到_大道 打聽_大廳 大半_打扮 大都_大豆 大家_打架 大街_大姐 大衣_大意 呆子_袋子~帶子 戴上~帶上 當中_當眾 刀子_稻子 等級_登記 笛子_底子 底版_地板5 I) W) i, E$ [& z2 X/ p/ w4 U) H
  ......1 G: p  b" F6 }. ]% X* o
  以為_一味_意味 議員_醫院_意願 因子_銀子 陰險_引線 音響_印象 隱約_音樂 英勇_應用 影響_影像 擁護_用戶 優點_有點兒 由於_憂鬱_猶豫 猶疑_優異_友誼~有意 油漆_尤其 游泳_有用 魚網_欲望 雨衣_予以 語言_預言~寓言 玉石_浴室_於是 預見~遇見 預期_與其_語氣 預先_遇險 冤枉_願望 園藝_願意 原稿_原告 原因~元音 遠古_緣故~原故 院子_原子 鑰匙_要是 雜誌~雜質 早就_造就 造反_早飯 戰時_展示_戰士 招集_著急_召集 照片_照片兒 哲理_這裏 爭鳴_證明 爭執_正直_政治 征服_政府_正負 整齊_蒸汽~爭氣_正氣 證實_正式 支出_指出 支援_職員_志願 枝葉_職業 知識_指使_指示~衹是_志士 織物_植物~職務 蜘蛛_支柱 直角_指教 只得_值得 指導_直到_知道 指揮_智慧 至於_智育 制服_支付 中心~衷心_重心 中藥_重要 種子_中子 珠子_竹子_柱子 主觀_主管 主人_主任 主意_主義_注意 主張_助長 祝福_囑咐 滋味_自衛 字母_字幕 自己~自給_字跡 自習_仔細 組織_阻止' d5 x1 A" ?* b/ y% O3 f
$ E+ \; h: k6 ~' b: S
5 O2 M+ C% H1 H$ A3 n$ F3 g

3 O; z( s5 F; p這是普通話裏非常令人困惑的地方。從 3000 常用詞裏取出的雙音節詞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部分彼此之間有同音或近音關係。這也說明,精確使用普通話是有點難的。如果把科學技術各行各業的詞彙都拿進來,那種困惑肯定更大。: D! w! t# U2 d) L

) U- l7 X% f, l
1 ]- _5 q/ H% C6 p8 s0 h3,發音器官過於偏近
4 l  ~- s3 ~, h2 E! b( N' l  
: k3 i& D8 ?( i! D+ B  j 基 q 欺 x 希 zh 知 ch 喫 sh 詩 r 日   z 資 c 雌 s 思  u! J& E6 K5 {
  在21個聲母當中竟然有幾乎佔其中一半的聲母集中在齒舌音的發音位置,象「四十七隻雞死去是事實」這樣的句子說它有趣還不如說它荒唐可笑!
6 D9 O: j" D% p, s% {' R) O: {8 ]# E  \3 \8 {
6 `0 w! x4 y( j) o
4,[上不承千古中華文明]——古典韻學的銜接障礙
& W2 m$ G. Y6 b! k; h. z$ m: @  $ P" K# U; O* Q2 n* s: K2 t
  中華古典文化,從詩經、楚歌、漢樂府、魏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無不與韻律混為一體,語音與語義,精微互為因果。- Y9 N& ^8 A! d6 Y% ^& u

; Z/ V# E/ _* X; w% R如對古典文學理解特別是對詩歌的韻律障礙:
4 R) V" R* r  t2 D
2 y0 ^" ^# G' a怒nu發fat沖song冠guan,憑fing欄lan處dvei瀟diao瀟diao雨whou歇whe。3 Y* R3 }9 [/ q- t$ c" Q" U
抬whai望whuang眼mak,仰niang天yi長dvo嘯diao,壯duang懷whuai激gik烈lit。
9 I; ]$ d( w, J9 ]3 ~9 c+ G" B8 p三da十dap功gang名mia塵xin與ri土whou,
+ T9 l* J7 {& h% [! E八bi千sai裏li路lou雲whun和whua月ruat。4 u& p( h" N+ a5 A
莫vo等dving閑ai白be了liao少xiao年yi頭whao,空hang悲boi切xit。
; T/ R' S+ O; E! W7 Y靖jing康hang恥ji,猶riu未mun雪duat;% g  d0 M% V% M, g! S7 u: {
臣din子gia恨whun,何who時di滅mit!
+ ^& G9 e6 V- E" f1 x/ }駕gia長dvo車xia踏dva破fua賀who蘭lan山dua缺hoi。
, [2 M3 S5 n) I; X! n, I壯duang志ji饑ji餐san胡whu虜lu肉yiok,
+ S, B- ]9 U) ]笑xio談wham渴hua飲im匈yong奴nou血whoi。
* ^+ C2 ~0 h7 i  f$ d9 [( O待dvai從song頭whao收diu拾dap舊gu山dua河who,朝xiao天yi闕hit。
8 ]3 j2 W6 a2 P% K3 ^注:該詞使用了大量的入聲字(閉音節)於句尾,語氣急促而有力,恰當地表達了作者的英雄壯志
" P+ i: u8 c: B4 u) u; t8 R( j  p% }0 L4 P- ~; p6 A5 o. m
討論:2 `- A5 i% U$ V
  1,這首詞現在的普通話如何讀,如何理解作品韻律上的精妙之處?由於普通話喪失了「入聲字」,用普通話閱讀理解它已經是不可能!( x* j& J+ Q7 R/ _( B: f( {  z
  2,唐詩宋詞的幾乎每一首都使用了入聲字(閉音節)和六聲(不服的指出5首來,俺拜他為師),現在的普通話又如何讀,又如何理解古典文學作品韻律上的精妙之處?8 d. H. d! y6 }
  而用海南話或廣州話等閱讀,精妙之處歷歷在現。毫無疑問的,從閱讀的效果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3 o! k, e% I) w1 F$ _% i# M. Z9 J! m  從承接中華文明的角度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4 J5 ?! p2 c4 ^% |8 t3 c/ S
0 R) Y! E4 r0 d' i5 N5,[下不啟互學交流後人]——交流學習上的缺陷
# S/ I+ i. b* o# ]  a,外國人學漢語
5 U3 R' S1 X4 q5 v7 O7 s3 {  外國人學漢語有一個快速學習方法,就是不用去記費時費事的複雜的漢字,而單單用拼音標記漢字,這對於拼音語言的民族是很容易作到的事。" u! f$ U0 \/ }- i- }
  有一次在美國領事館就看到這樣學習漢語的一位女士,她僅用了3個月就能跟中國人會話,不過它告訴我普通話的同音字太多,很容易搞混淆和遺忘。她還開個玩笑說「如果有8000個不同讀音的基本漢字就夠用了」,雖然是開玩笑,但冷靜想一想卻正是問題的結症所在。6 e) M( c& {% b
  b,中國人學各國語言  
4 b* U8 `9 q$ y2 {( v# [9 g  衹要看看英語等西方語言中的閉音節(就是粵方言、閩方言和古漢語中的入聲字)比開音節還要多得好幾倍十幾倍就知道說沒有閉音節話種(如普通話)的人要準確讀准英語等西方語言中的閉音節的發音是多麼費時費事的事,如果漢語從來就沒有過閉音節(入聲字)也就不用想了,然而漢語在清朝之前的幾千年和這之後的南方一直在使用著閉音節(入聲字),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了。
  G* O& {+ f/ r" [1 D; A. y
9 X" i9 V. Q2 s( J" j) w( ^3 u2 \- x& x5 ]6 m4 S$ G" P! e" l: B9 g
6,[內不通各地方言習俗]——標準語言的函蓋缺陷
5 d* V8 K4 x( I& ?  a1 J4 y& S  4 B# i, ?& ]+ u. Q2 ~5 Z
  世界各國的標準語言都有包含國內其他方言的功能,能對國內其他方言的發音起指導規範作用。要作到這一點,首先作為標準語言的因素要比其他方言更齊全,然而,普通話卻恰好相反,其他方言比它更齊全。, Q/ l! a5 U, O8 b, k
  
$ y3 M+ R" N" m: I一,普通話音調不全,而且含混不清& k% u8 o" d( V( W9 a: x9 q
丟失了古音中的六聲:陽:陽平、陽上、陽去(如海南話:視(陽平)、世(陽上)、是(陽去));陰:陰平、陰上、陰去(如海南話:死(陰平)、詩(陰上)、時(陰去))
5 Q) M1 H6 [/ s! l7 A' n' `現代的普通話的四聲(有稱1平、2上、3去、4入)實在是不倫不類,一讀起來馬上就知道我的觀點正確還是《漢語拼音方案》正確了/ p/ V1 t! w3 E* k2 Z; v
  }4 H) X0 S* n2 O% f! \
平聲實際為:di是(陽去)" K6 c/ _8 J+ b6 S
2上聲實際為:di世(陽上)
5 S7 Z& t% T/ ]3 h5 I/ b% u4 u3 D3去聲實際為:di死(陰平)+是(陽去),一個音兩段變化聽覺上會產生兩個音節的感覺,而且也影響發音速度;
; F9 |5 D+ C: |4 W3 D# H4入聲實際為:di視(陽平)
) Y" e; @& Z2 r6 U$ L, }道理一說馬上明白:世界上所有語言的音調變化不外乎三種情況:昇調、降調和不變調;/ d  M7 Q& v8 l4 n9 g$ l) |6 p  h+ J
平者,不變也;上者,昇也;去者,降也。世界上那有什麼四聲?除了『平』『昇』『降』還能有什麼聲?分三聲還可以,分四聲顯然不科學。古人分成六聲那又高明多了,陽者,高也;陰者,低也。一下子分成高低兩種變化,音調又清楚又明朗,又擴大了音域,實在高明!(有人問音域闊有什麼用,請看一下普通話全是同音字就知道了)
, D- w$ i% x' h. m+ t  W    " H. L- ~4 n6 x  i- V( a
二,普通話發音器官不全9 H( h1 H& g' h5 j* y( C8 q
普通話的很多聲母殘缺:
4 z* a5 |, T5 r% D6 [如:』v』(不vo);』dv』(大dvua);』nk』(五nkou) 等這些聲母普通話裏都沒有1 C3 N7 L  |% P( s, @* n$ u: `
又如:普通話的鼻韻母n,ng稱為前鼻韻母,後鼻韻母兩種,其實應為:唇鼻韻母(m)、齒鼻韻母(n)、腭鼻韻母(nk)、喉鼻韻母(nh)四種6 H8 q# }. y) w$ _7 ^) Y) O
    : ?" d% C$ z3 E2 S$ |9 G4 N# U
三,普通話發音方式不全" H9 B7 S  b' c- b" }
世界上的發音方式不外四種:
  d6 L, A) _  R1,韻母 2,聲母+韻母 3,韻母+聲母 4,聲母+韻母+聲母。但普通話衹有前1、2兩種(n/ng除外),而後3、4兩種在英法德俄等語叫『閉音節』,日韓語叫『拗音』,中國古漢語叫『入聲』???海南話(大dvua陸lok包bao識bat讀whak入rip聲dia字du不vo)???; j9 m6 T5 c* T6 g+ U( w* A
    
- y: |% Q6 h: _5 S四,其它如韻母普通話同樣不全 等......
1 P. s8 T) }% a- f如e 海南話:軛e,這是一個重要的元音,又清晰又靈活,世界各國都有,古漢語有,海南話有,普通話偏偏沒有。毫無疑問的,從因素和發音方式的齊全要求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閩南語系等話種相比的。
: S3 o: s* |; t0 i% \) {
: K) X; W# y( u$ x9 R% ]: Y; m  \. K2 A
8 z# l% C. k2 C. T4 H% l3 q7,[外不達各國語言文化]——翻譯上的缺陷5 @/ A2 P. f# Z: c) Q1 a
  翻譯上有個反翻譯,不是反對翻譯的意思,而是把翻譯好的又翻譯回去,這樣能很好地驗證最初的翻譯的科學性。比如英國人把「北京」「上海」「廣州」翻譯成「peking」「shanghai」「guangzhou」,而大多數中國人幾乎都能聽出來,那就算英國人翻譯成功了。. |  s: w: l( x- }% s0 I) I, N2 I
  現在再來看看普通話的翻譯能力
" V2 i4 m% ]2 ^* z* `, C7 r8 {/ W1 }" F' \+ Y1 Q, U
例一:「shadam」的翻譯效果對比+ q! o: s# W' h% [; @. ^2 V; l: B
  _莎達姆(普通話)
. _3 V$ q# O0 l  _沙膽(廣州話)
0 P3 B: t1 ^. s8 u; t% N1 A3 {  _殺斬(海南話)
0 x6 ?% t) s4 W+ \/ d4 ~% Y  由於普通話把2個音節讀成3個音節,不用想,反翻的結果是伊拉克人民肯定是不知所云,這是因為普通話喪失了好多音素,如:唇韻母m,聲母v等' H% n7 u' P7 ?- T

% r! H% e$ O% l0 X$ r" K2 V例二:「Rumsfeld」的翻譯效果對比& X' e: P  _  X8 l* W2 V
  _拉姆斯費爾德(普通話)
7 z" W3 Z' }% i  g* T0 h  _藍斯匹(廣州話)1 Q' `$ ?) Q; [) [  b
  _藍斯避(海南話)
  I( {3 ~7 ^! _& v) o  由於普通話把2個音節讀成6個音節,不用想,反翻的結果是美國人民肯定是不知所云。這是因為普通話喪失了好多發音方式,如:閉音節(就是漢語的入聲字),毫無疑問的,從翻譯的效果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L. j* ?) [% `8 l+ ~' M1 k

3 f9 X" u' p/ u$ ?8,[恐怖的歷史困惑]
$ @* O+ p$ a; K9 ^) A0 d* x0 {* |9 P0 ^7 x  P$ G, c6 e2 L
問:0 R- {7 K  G) L7 _2 F
  1,為什麼中國歷史在普通話出現之前的幾千年的中國一直都是世界科技和文化之最?7 I! U/ j7 j" i5 l
8 L4 K  b' f( z5 G' b
  2,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在普通話出現的同時中國的科技文化也逐漸被世界各國所超越?
+ }+ x! B: W! I2 Q! ^( @8 k8 x* y
, C7 Z( j: w2 P% s! a! H* F) x  3,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中國科技文化的衰落和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成正比?: F# a. p2 Q4 B7 Z5 h

1 e# U! P5 U; j8 C0 H8 N0 S  4,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到了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中國的國力也同時到了「東亞病夫」的地步?
& a- A9 F- I0 B
" d+ _( w. `. d/ R  5,為什麼中國的近代史中的各種維新變革都是從南方的非普通話語系地區開始?(洪秀全、孫中山等)而這之前的中國各個偉大變革卻幾乎完全不是?* i, j" P5 ?. Q

  k2 G. |5 K! j& U/ y4 B  6,為什麼到現在為止的同為中國人的進入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的地區和人群都是非普通話語系的地區和人群(台灣[閩南語]、香港[粵語]、新加坡[英語])?3 _8 i, L: t  c0 [* t
" g% p/ O+ i5 h3 c
  7,為什麼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位諾貝爾獎?) N' w" k- S3 \* g
  科技文化的成就是跟作為思維思考工具的語言息息相關的。作為中國人主要的科技文化思維工具的普通話跟中國的技術文化落後有沒有關係?不用俺皮紮諾討論,有良知的中國人不妨自己去思考思考。
$ G" S! H0 A  Z% ?  k8 D9 A- u
4 @* l5 J  N6 J. Y0 a, I% r7 a從唐朝到明朝,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總量一直是30%左右。+ b6 o- a9 i4 H9 }8 j
自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入聲自囯語中消失以後,中國GDP的比例從20%直落至1%,至今也沒有超過4% ??
0 A" L! U  m/ [) N7 t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轉載]大陸惡性推普事件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