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陸軍裝甲兵團戰力揭秘
在台灣制訂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中,“毀敵于灘頭、殲敵于陣內的灘頭阻擊、地面決戰”,是“防衛固守”的關鍵。追求“量少、質高、機動、快速反應、多功能”的“第二代台灣陸軍”中的裝甲兵團,就是“地面決戰”中的主要突擊力量。 lu!f SxE(Es0B)^V0O?~"w
與上個世紀60年代40多萬陸軍相比,現今台灣陸軍本著“減少兵力、增強火力、提升戰力”的宗旨,“瘦身”了許多。目前,台陸軍總兵力19萬人,有3個軍團(第6、第8、第10軍團)、4個防衛司令部(金門、馬祖、澎湖、花東)和空降與特種作戰部隊。而位于台灣北部、轄有11個聯兵旅的第6軍團,是台軍實力最強的軍團。由于整個台島地形狹長、山地偏多,不利于大部隊機動作戰,在“精實案”後,台陸軍撤消師級編制,實行軍、旅制,編有40個聯兵旅作爲基本的戰術單位,其中以坦克裝甲車輛爲主要裝備的16個打擊旅,遂行快速反應、機動作戰任務,是台軍實施地面決戰的戰略預備隊;以裝備各種火炮爲主的24個守備旅是“灘頭阻擊”的主力,用台軍的話說,就是“抗住第一波的沖擊”,爲後續決戰爭取時間。
x4YX6q#C(jG!u H.A(T
16個打擊旅分爲裝甲旅(5個,裝備以主戰坦克爲主,是火力最強大的打擊旅)、裝甲步兵旅(3個,裝備以裝甲戰鬥車輛爲主,所有人員、裝備全部搭載履帶式或輪式車輛,具有“百分之百”的機動能力)、摩托化步兵旅(3個,裝備以各種輪式車輛爲主)、空中騎兵旅(即陸航旅,2個,裝備以武裝直升機爲主)和空降特戰旅(1個,裝備以運輸直升機爲主,號稱“6個小時內將全部機動作戰所需的兵力兵器運送到戰區”)。除裝甲旅外,其他旅裝備輕型坦克和步兵戰車,注重機動性、火力、防護力三大功能。每旅編制4 500人左右,通常編有7個營及若幹個獨立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