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4942 精華1 威望6284  魅力9  讚好0  
 | 
1#
 發表於 2006-9-28 09:05 AM 
 | 只看該作者 
 
 硬碟重組小技巧
| 硬碟(更精確一點,應說是邏輯分區)何以需要重組,大家都知道,就不必多說。硬碟重組前最 好用類似Norton Disk Doctor之類的軟體維修一下,以確定各分區沒問題(否則重組不是非常久
 ,就是組不出來)。通常使用最多的大致是voptme, voptnt, norton speed disk, disk keeper
 等軟體。對於習慣把邏輯碟弄很大、軟體灌很多、常常下載、邏輯碟裡有大檔案等等等,現在
 的硬碟都很大,如果平常很久才重組一次,是會很久的(一、二十個小時也不是不可能),尤其
 如果其中有幾個很大的檔案,要來回幾次搬動他們,就會秏時甚久。
 所以我的做法是:
 1.啟動磁區不要太大,裡面擺愈少東西愈好。重組時,若太久,改用ghost來做,幾分鐘就結束了。
 2.其它邏輯分區,若有很大的檔案,先將他們拷貝走,重組完再拷貝回來
 (若剩下的,其它分區容納的下,用ghost做也可以),這樣會比較快的多。
 提一個極端的例子(平常當然不需如此)。我有兩顆IBM 45G的硬碟(各別劃分為4個邏輯碟,
 共 8個),串接在一起。另外兩個IDE光碟、燒錄機串在一起。如果我要重組硬碟分區,可
 能是一天的事。現在怎麼做能再一、二個小時內完成呢?我把一個備用的10G硬碟接到光碟
 排線上(光碟、燒錄機先都拔離排線),然後用ghost做partition to partition(備用硬碟)
 ,再倒做回去,(速度可達 1G/分鐘)若每一分區不是很滿,一、二個小時是可以完成重組
 (Ghost在做備份時即有重組功能)。
 其實硬碟需不需要重整?重整會不會傷害硬碟?這些問題,很久以前就討論過了,我記得當
 時的結論是:「一般硬碟的正常壽命大概是五到十年,其讀寫頭的確也有其讀寫次數限制。
 一般來說是用得愈多掛得愈快,因此有人不建議重整硬碟,因為重整硬碟是讓硬碟在短時間
 內大量且快速的存取資料,所以理論上很傷硬碟。
 但也有人認為,重組的確可以讓硬碟在循序取存時變快,雖然會傷硬碟沒錯,但是不能因噎廢
 食啊,而且現在資訊產品進步那麼快,一顆硬碟用個兩年也差不多該換顆更新更快的了,兩年
 而已,撐得住吧!所以他們寧可用得順一點、快一點,就算因此導致硬碟壽命短一點也無所謂。」
 其實有在玩電腦的人一看上面的說明一定會覺得很熟,因為就跟CPU一樣,到底要不要超頻?!
 超頻會讓速度變快,但也會因此導致系統不穩和CPU壽命變短等!因此如何取捨,如何在穩定與
 速度之間求個平衡,就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對硬碟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
 (如三個月到半年左右),適當的重整硬碟的確對硬碟的存取有幫助,但若重整過度則反而有可
 能導致反效果!且如果期望重整硬碟會帶給系統多大的效能的話,相信你一定會大失所望的!
 另外提一個個人經驗,我本身也很喜歡玩多重系統和備份還原軟體,所以我的硬碟通常也是被我
 割得七零八落的!再加上本身對系統穩定的要求幾乎達到龜毛甚至變態的程度,所以我通常也常
 常做備份還原的動作!我不管我在裝好整個系統後我會怎麼用它,但是我要求我在裝系統時,不
 能出一點差錯,包括當機或是不正常的錯誤訊息,如果有,我就是復原回上一個備份,再重裝!
 就這樣,硬碟常常被我操來操去的,所以我的硬碟損壞率其實蠻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