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是否定[[何氏讀音]],不是爭論 .....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是否定[[何氏讀音]],不是爭論 .....

[[[轉貼]]]% n3 F+ K1 F; ]. |4 _" Q% o- W! O) L' p
2 l: Y9 F# K  @0 f# ]2 L# z7 U
是否定,不是爭論 6 n* @+ v7 |% |+ R

' Q* D' g6 w' t) K王亭之在圖麟都高調反「病毒音」,正由於高調,香港才有反應,足以證明王亭之並非「激烈」。反應相當正面,甚至有一位高官電郵鼓勵:「一定要堅持到底。」+ S6 q  e" D# ]/ h+ Q
; `" j' W) ^+ D* k
電視與報紙的傳媒亦開始留意,不過許多年輕的編輯及記者卻有誤會,以為這只是「王亭之跟何文匯的論爭」。這也難怪,畢竟王亭之離開香港已二十多年,他們不熟悉王亭之的為人,而且對「病毒音」的來龍去脈亦所知甚少,只知道,傳媒報新聞的音不為市民接受。
1 W# }) |2 \/ E' z7 B8 j0 E) k; X4 L8 h3 l' Z' q
整件事情只是──何文匯認為自從有了《廣韻》之後,由於「正音南移」,所以廣府話就應該完全依據《廣韻》。如今音變了,他就依《廣韻》將之重新修正。2 y# e' c" |$ V- m( \. n$ Z. f

9 B* x, O# H: {7 ~( H這是個荒謬的「認為」。古往今來,沒有一個音韻學家,會認為語音不得改變。《廣韻》紀錄一千年前的音,經歷一千年,社會改變、文化改變、習俗改變,語音焉能不變。7 Y6 O8 ?* T7 J2 N1 t
: y% t% V; G& `8 c
這是否定何文匯「病毒音」的主要理據。5 E( `/ N" x8 T
1 e) J$ a  k5 I" q; q2 s
同時我們還須知道,在《廣韻》時代前後,中原音都曾傳入廣府,又豈能說「正音南移」,便令廣府語音一律唯依《廣韻》呢?' u, G; `0 f, ]' f  r+ x1 V
" T0 M- n' }+ [
至於何文匯用蠱惑、用霸權來推銷他的「病毒音」,更是令人不齒的手段。' g2 A* [: g9 _/ |& o6 n5 d

) t9 g- p$ T" `* F因此王亭之不是「爭論」,是指出事實。
& D0 w0 J: x) X4 E' A: c8 o  h7 G. H0 ]
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
; y0 ^( w( K8 C+ K; m4 m. z2007年3月19日
正乜鬼音呀~* L! c( c/ P! b( L
果d 學者 為左保住自己份工 攪出黎啫& _5 F8 h& A+ U6 x5 Q
特首讀稿都讀錯哂d字la 叫佢左埋d懶音 哂氣la
近來, 我在街上留意有很多人, 尤其是婦孺,2 w6 j- b3 @; s$ L% m
用"何氏正音" ....: P, `, [: B  @# I1 ~% |
她們很少接觸電視以外的資訊. * k- b$ f- H3 l" o
我們有沒有什麼可以做,/ v% x3 x8 A. P# T: ^$ }3 q6 M
教育好她們?
Originally posted by 支持者 at 2007-5-2 03:10 PM:
3 m+ _7 K: a/ D近來, 我在街上留意有很多人, 尤其是婦孺,
' i) k5 p8 J/ |. `$ J用"何氏正音" ....
' Y3 J3 A0 p( e+ E/ W, Q9 h她們很少接觸電視以外的資訊. ' M7 ~" W; l6 W: y) [. q
我們有沒有什麼可以做,
- }& I3 u) L0 }: h- Q2 h% _9 M教育好她們?
* g* I* W5 [' Y......這就是何氏陰險的地方...[似乎蘋果都係佢地人...]
一篇比較學術性的文章
. x  |+ z" Z1 n% y3 O7 y: G) m! F
+ n+ [$ Y) f' W+ ^$ _7 ^1 M0 T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om/forums/449/ShowThread.aspx#449! E) Q/ l: }/ P' f( T8 ~

! Z2 v2 g- O) ^! \
語言有活潑的生命力,她會隨著時代流變,是鐵一般的事實。此所以我們不能認同一千年前的《廣韻》,可以用來為當今的廣州話正音。茲簡述從《切韻》開始各代的語音流變如下。
. Q+ B4 l1 h' X: H! b" e% S. x4 [# c4 |5 V+ k" Q
隋代至中唐0 l% A. R% J0 F( L9 C3 X

& X0 v, D& C+ B& g這一時期的語音研究,主要是以陸法言的《切韻》為基礎。其間語系初有33個聲母,到了天寶年間,知切澄三母出現,變成36聲母。但仍未產生輕唇音,也沒有舌上音。韻部分化合併,如歌部分化為歌麻兩部,耕部分化為庚青兩部,冬部分化為冬江兩部。反之,之支脂三部合併為脂部,職得兩部合併為職部,得部消失。聲調為「平上去入」四大調。: s$ o) L: J' J! r7 T; P$ h

3 _; P: c; u/ T# w' I/ {晚唐至五代
" X; V( p6 b2 F% d7 u* b' o
6 Q7 w; e. A2 T0 A3 W這一時期的音韻研究,主要是依據南唐朱皋羽作品中提到的反切。他的反切與《唐韻》不符。由於《唐韻》前身是《切韻》,這證明他使用的音韻不同於中唐時期,而是屬於當時的語音。
& c8 ]. K! }% I4 s& G8 }# ?' N* `3 A% D/ E' Q: P
這百餘年間,語音的聲母繼承了唐天寶以來的36個,但區別是:非敷、從邪、床禪合一,而照部分為莊照兩部,穿分為初穿兩部,審分為山審二部, 並且明微開始分化,出現了唇齒音。
& _, ]; R) Y; J$ j/ D- Z8 f& ?( O1 C0 D8 f: N
晚唐至五代繼承了「平上去入」四大調,但全濁音上聲轉變為去聲。學術界稱之為「濁上變去」,語音逐漸清化。; S% s# z9 y8 Z; _" c
/ ^! r) d& P, j
宋代& f/ \) q9 E0 I+ w4 j2 N
3 T- h, A6 K% j6 G
宋代聲母韻母都比五代大幅減少,而且入聲開始模糊。例如全濁聲母完全消失,併入其他聲母,語音「清化」開始大規模進行。直到今天,北方方言完全清化,而南方只有客家方言大部分清化和吳方言部分清化。其他南方方言仍然「古音重濁」,尤其是閩粵語。
6 [( _( B/ @) @5 Y' I8 O
3 O2 m/ j; d6 K宋韻仍然是「平上去入」四聲,但是入聲有逐漸混用的趨勢,宋詞中也出現了入聲混合壓調的情形。部分北方方言和客家方言保留了入聲,但是全歸作一個混合入聲。故此,宋代除語音開始清化外,也是後世北方方言入聲消亡的開端。9 I, F3 _  W% j) V

3 Q0 n" h: J2 p1 @元代) l- d# m/ b7 r- P( G, w

$ Z: S' `/ L$ ~5 W+ {元代語音的研究,主要根據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卓從之的《中州音韻》。現代北方方言正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開始與南方方言有非常明顯的差異。4 S# l5 H( ~/ g  z
$ D+ e+ O, j9 i8 e& K; {
元代聲母共有25個,比宋代有所回升,這是由於契丹、女真、蒙古等外族入侵,帶來更多聲母,幾個「舌上音」開始出現。8 A" P( ]& V9 B- j( J
8 e9 v5 L7 N  |6 g% n
元代韻部共有19個,和前代相比,呈持續下降的趨勢,而北方方言繼續清化。最明顯是出現了「入派三聲」,入聲大幅消亡。《中原音韻》和《中州音韻》都直接提到「入聲作平聲」、「入聲作上聲」、「入聲作去聲」。因此,元代北方方言聲調只有三個,即平聲、上聲、去聲。至於具體陰陽清濁,可以確定的是出現了陰平和陽平之分,但尚不普遍。入聲基本消失,另外是兒化音大量出現。$ w& z7 x, G" ]& z8 H) n; {4 N4 d

. M& S+ V0 I0 l' n  q% F明清+ k% d& h2 u. s4 L  R4 b3 X
6 V6 U/ j) ^, w2 n1 D7 n) v8 c
與元代相比,明清聲部最明顯的變化是喉音聲母消失,見溪兩母是舌跟音,到了清就變為j、q、x的舌面音了。至於韻母最明顯的變化是以-m結尾的韻部消失了。* n5 h+ n/ Y0 b  n; n) {6 j3 Z
" X. U  A( q0 v# s& J$ G5 ?9 V( Z
明清音調中,平聲分陰陽,稱為「陰平」和「陽平」。因此,明清時期北方方言的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1 U% E5 ?" \* z! C. N; q, ^* i
- c# G/ s4 F& J( j$ ^
在語音流變的過程中,有一個笑話不得不提。晚唐李涪在其著作《刊誤》中說:「(陸)法言平聲以東農非韻,以東崇為切,上聲以董勇非韻,以董動為切,去聲以送種非韻,入聲以屋燭非韻,以屋宿為切,何須東冬中終,妄別聲律哉?」李涪認為陸法言用東冬中終分部是不正確的。
# G2 ?$ n3 |5 S& ]7 T/ j" T5 Z( B! G8 ]
的確,在晚唐時期,此三部已經合併。不過,李涪也著實是個學究,他沒有認識到,語音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當中。李涪為數百年前隋代的《切韻》做「刊誤」,已屬無厘頭之至。可是,今日香港又出了一個李涪。這位再世李涪竟然鼓吹要跟足一千年前的《廣韻》,來為廣州話做「刊誤」,這又屬甚麼程度的無厘頭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感 at 2007-5-4 12:22 AM:
4 b, X# U# Z) q/ ]2 m% }一篇比較學術性的文章
  G% A* I; y6 J/ F3 i* f
1 i: }+ R) J' u/ D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om/forums/449/ShowThread.aspx#449
' s1 v  M( z0 P9 F4 b( p' i) m1 p
; {: s1 q. J. k
8 q1 n8 a4 p7 e! U# e6 }2 e: i% F篇文引得好...
4 u5 J: d8 r1 S+ c我也轉貼一篇...6 s' `5 H* n6 G, k& t9 ]

# m2 ^, L" q' {. T黃霑說:「別說人錯」
7 K+ m& N% e' w8 X  L+ @}}}}}}}}}}}}}}}}}}}}}}}}}}}}}}}}}}}}}}}}}}}}}}}}}}
8 `  h  z$ O" w
, i$ x0 }. S2 x) L黃霑說《滄海一聲笑》p77:
" |. Q2 Q1 q! b& \( _) j5 u/ l$ F$ o; Z5 B
「和『每日一字』主持人林佐瀚學長茶叙閒聊,他轉述了饒宗頤老師的一句話:『千萬不要說別人錯。』這話令我頓開茅塞,多年來環繞我心中無法解决的粵音正讀問題,一掃而空。. I, g  ^' P! v6 \1 o% I
2 K1 `# b5 p! H9 N( W0 p6 O
粵音讀法,要尋正讀甚難。因為實在不知從何尋起。5 A% {3 \& W6 V# k9 w
黃錫凌的《粵音韻彙》是目前所見最權威的書,但其中有些讀法,還是有可以商榷的餘地。何況,語言是有生命的,變化無窮。古音經過了一段時期,就會随俗而變。我們自然是能改正就改正,但已經『積非成是』的,有時亦無法力挽狂瀾,只随俗了事,不再多費唇舌。因為費了仍是白費,改無可改,就只好由之。」
' \4 D. t9 G% P& }+ F
7 ]  V9 k$ y; K! N很多人說不可「積非成是」,其實此詞亦有問題,蓋何者為是?何者為非?" L  a/ T# S; d5 s4 G* A

( t) R6 p- H6 h- l) X" y5 {個人認為,如是短期少眾的變音變字,要改,因為語言文字的作用是溝通,只有小眾用的變音變字,大眾看不明白,就易有誤導,發揮不到溝通的作用。
; u4 B! G" U! M  w- v! P- t
' B0 A: e$ n1 D% F( D如若變音變字已一百幾十年之久,因其所變已人所共知,沒溝通之碍,哪,不一定要改也,若要,頂多可在用時註明一下,此字此音,以前是如何如何就可以了,可謂改來作甚?
1 l2 y  A7 b5 \7 Z1 p
' ?) Z0 c0 G  b( u+ }7 e但有些是真真正正的錯,不是變字變讀的,就一定要改。$ ~. [; s, j8 S
% U' S0 I( z/ o% F- }; U- K/ ?$ s
例如「重係」的重,不能寫「仲」,因用「重」字〔於此粵音讀仲〕才有再次之意也。
# g, C* i: I7 k; p) c7 I2 y; U) B0 O/ k5 Y, }' i. N8 W
又例如「畀你」的畀字,字典有收,是明明白白的「給」的意思,一查即知,如果寫「俾」或「比」,都是用錯了同音字,用錯了,就要改。
9 X; }' g9 c& V" @' U9 y6 }# c2 P! c  w# X
聞說現今的香港大傳媒,沒大專或以上學歴的人是不用的,但,依然日日報紙大字標題,「俾你、仲係」等等。
- ?( f6 v5 q3 W) b
7 s+ ]  k+ n  n' C6 J6 m: z" y- R4 g問你死未?
: H6 m1 m0 f( |. e$ W5 P' S9 ^0 ]3 f$ i- \; Y% F6 |2 e
諸如此類,才是真正要「正」的字也。( Q! ^$ m4 n: ~/ k7 l' d
  u% o  V3 h, f* y) z# M9 R0 P
[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5-5 at 03:33 PM ]
Originally posted by magic at  03:29 PM:
+ [) l6 h# _% S, Z3 ]* r5 Q1 ]3 K- u+ _, O- ]/ q4 P
篇文引得好...
' X6 J6 s, C' u0 @' i' C我也[color...
4 B# n$ ^9 v6 F) E% ]

/ g+ ]2 S0 X; M  n$ @' S  }3 j我認一般情況,使用同音字是可以接受的. ]* `1 _. D5 b1 n6 v' {* T
特別是廣府口語常用那些,因為那些字不被教育部門接受,學校也不會教* ~# B# s: ^$ V$ \( x
唔識得好正常- R0 N5 E" W0 k7 g- k5 [
$ e8 F1 u. [, u2 A* q0 q$ A; }
特別要提一下"使錢" "使唔使" "使乜" 個"使",因為好多人都唔知本字就係呢個"使"$ a: [! q7 v4 ~3 V  Q: w- g0 h% ?8 A
好多人都會用"洗" 或 "駛"字去代替,O係唔識本字O既情況,用同音字去代替實大無可厚非
% E7 a5 p% X6 k- U" z9 p5 t
. O( ]. v9 B# @+ N3 g大家唔識個"使"字,其實同亂咁正音好有關係
1 Y9 u8 N& p- M! e7 |4 ~& [香港以前個"使"字本身都有"駛"呢個音,但係個"使"字o係正音運動早期已經4 b5 `2 k: {6 @
被否定左"駛"呢個音;就係咁,呢個音被否定左,學校唔會教,但口語仍然使用
& w+ a5 }; b+ H' X9 Z6 x# I& Y5 V2 T所以令到而家好多香港人都唔識呢個字( k2 U) |; E( U

( U! J$ B% |: A- C1 ^; O! T3 i! |"使"讀"駛"本身有根有據,一直以來都係咁讀,只係畀d不學無術o既人否定左
3 j# v! F9 p7 ^( Uhttp://www.cantonese.org.cn/anl/oncc/data/11.htm
  C! b  @& _/ A% R7 U( n
注意:《康熙字典》好清楚列明:音史:《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音駛:《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當然上邊祇是摘錄數句而不全部列舉,明顯說明兩讀音有別。《漢語大字典》有寫:人驅物(讀)音駛,物驅人(讀)音史。正好同《康熙字典》吻合。而「使用」則係屬於「人驅物」解釋中,則讀「駛」無誤。6 L2 X6 Y( @& z, [9 f( |
  在香港話中常會聽到「使用」一詞的「使」字讀 si2 音,即讀「史用」。但在廣州話中,「使用」一詞不能讀爲「史用」的音,祇能讀「洗用」。
! y, r) N! }6 Q0 L+ Q; i
* H& d6 h+ C  r  t) h# D

! {0 g5 a/ j; X! ~; {. e聽返以前o既歌,大家就可以知到以前o係香港無論口語或讀書音都係有"駛"呢個音2 m. k# A0 O* y# `0 \
! f4 p6 C& |' H1 k
陳慧嫻 - 不住怨婦街 1988; c, X- j: }& a/ t; o) J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GSYuqZlAkI
" o: }0 Y7 y1 d. H' Y7 @" \1 `- O* p: n
羅文 - 激光中 1983
/ e7 [% t( c7 |- m3 ghttp://www.youtube.com/watch?v=NuvW--IStJc
# B, [  ?  q8 j8 j5 h
9 P1 X. j0 p! u: `. E另外,而家o係廣州都重係用個"駛"音
4 `+ j& M& \' l2 L0 c2 [% E8 n3 p7 b4 G* ~
亂咁正音正到香港人字都唔識,真係可悲
8 o" ^6 C7 X. |1 K/ ?/ ?7 u7 I  B2 m) g2 q1 e& K0 I; J7 S; D
[ Last edited by 阿感 on 2007-5-6 at 11:41 PM ]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感 at 2007-5-6 11:36 PM:
7 r+ l1 H3 D7 m. W- Q1 r; c( o$ {/ ]) \1 S1 q8 V# k% J. R( Y8 ]7 |

" w# |1 a( U  Q& r* k/ Z我認一般情況,使用同音字是可以接...
7 W7 Y8 Y- V% g# ^- ^3 X5 j, i! Y4 c...good..
8 w' q" f7 s8 s! M1 o* c好使好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感 at 2007-5-6 11:36 PM:( C  |! G' j- [. Q' O$ o
2 c7 {& J/ L5 N3 P$ d
. E$ `; e" ]. [) e1 v
我認一般情況,使用同音字是可以接...
7 @& O# U& }0 M. V) T
..如上...重係..的重..如寫..正字重..外省人見..有機會估到係乜..
/ a* G) F( p' M  B* V如畀...外省人見..若估不到意思..一查字典..就知畀即是給..也會明白..# G5 A7 `6 P. o* i
但若寫仲..和比/俾...外省人若冇人教..就不會知了..6 O- j3 M2 J* B% a3 @3 G: g% F. Q
# ]' A- b, A( v: q% |
所以我也贊成...貼文中的說法...重..及...畀..用原本的字..不用同音字..似乎好D...  u$ x) g5 j3 Z8 N2 I: i
一點小意見..
Originally posted by magic at  03:29 PM:
8 O3 |9 }% N( g% z! k* Z. U
- W! B  J7 Q3 Z篇文引得好...
. Z8 N1 W. D8 Q: y* s我也[color...
- \7 n* G. @0 z" N/ c* D
# ^& ^! ]4 T8 n- N+ q9 m" \7 x也是霑叔的文章* |9 y9 g/ {8 V5 J
6 S6 e. ]3 X9 _
http://s3.photobucket.com/albums/y69/star_star_star/wongtsim.jpg
* X9 }0 ~% w; @0 G. p, ahttp://s3.photobucket.com/albums/y69/star_star_star/wongtsim2.jpg3 d+ e/ K' h6 U7 u  |6 Y- s
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om/forums/thread/243.aspx
! ]- ]6 R& V' l; C- Y1 W. D6 n% k! w+ g4 t- X$ J! ]
唔知如果霑叔活到今時今日會點諗呢?
: L, U6 Y) L" w' n( P而家報新聞的個個都"廓張""廓張"咁讀

wongtsim.jpg

wongtsim.jpg (164.5 KB)
574 x 522 PIXEL下載

wongtsim2.jpg

wongtsim2.jpg (212.4 KB)
574 x 522 PIXEL下載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是否定[[何氏讀音]],不是爭論 .....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