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圖文] 德國 - 柏林[+]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區] [圖文] 德國 - 柏林[+]

德國簡介:
從13世紀起,柏林便橫跨于施普雷河(Spree River)之上,佔據要位,成兵家必爭之地。即使如此,柏林也沒有過像上個世紀一樣,佔據了世界舞臺的中心。時至今日,柏林再次成德國的首都,見證著山河一統的浩大工程,透射著整個國家的喜怒哀樂。

柏林是德國的心臟。宏偉的公共建築、莊嚴的博物館和劇院、優雅的餐廳、喧囂的酒吧和夜總會與柏林一起起搏跳動。

90年代早期,大量的時尚咖啡店在這裡出現,迅速的重建也很快抹去了柏林圍牆的痕。可是,東西柏林的差別又豈能在一夜之間消逝殆盡:東柏林近郊的公寓區灰暗陳舊,汽車非常簡陋,電話也不是每處都有。可想而知,當時的柏林牆確是將實事求是的東柏林與那資產階級腐朽墮落的西柏林很好的隔了開來。

柏林牆被推倒之前,它一直象徵著存在國家裡的不和。然而,這對於她來說,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事。自三十年戰爭引起的內亂,到二次世界大戰的狂轟濫炸,柏林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了戰火和重建的考驗。

[ Last edited by william303 on 2005-7-25 at 11:27 PM ]

fl_att_img1.gif

fl_att_img1.gif (88.1 KB)
455 x 263 PIXEL下載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一般資料

地區: 889 平方公里
人口: 3450000
時區: GMT/UTC +1 (中歐時間)
電話區號: 30
柏林是個一年四季都迷人的城市。5月到9月是天氣最好的時候,當然也是遊客最多的時候。實際上,旅遊旺季的時候甚麼都顯得較繁忙。這裡的夏季最可愛,因為有更多時候在戶外活動。柏林四季都可能下雨,所以來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準備。11月到3月初這段時間,柏林的天空會比較陰沈,氣溫常常在零度以下。不過好處就是遊客少,到任何地方都不用花長時間排隊。盡量不要在大時大節遊柏林,比如說復活節、聖誕節、新年、以及愛情遊行之類的特別活動,若你專誠選這些日子來就另談了。

歷史背景

柏林現在所處的位置,早在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但它的「現代史」是在13世紀才開始。當時,遊走各地的商人在柏林和克爾恩(Clln)建立貿易港口,即今天城中區的Nikolaiviertel。1432年,柏林和克爾恩合併。
1440年代,選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Friedrich III)在布蘭登堡建立了霍亨索倫王朝(Hohenzollern dynasty),直至1918年威廉二世逃出波茲坦王朝才結束。1470年,當時的統治者將官邸從布蘭登堡遷到了柏林的一座宮殿,即現今的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Platz.),柏林的歷史地位因而強化起來。
在三十年戰爭期間,柏林的人口急劇減少,但到了17世紀中葉,在威廉大帝(Great Elector Friedrich Wilhelm)的統治下,柏林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以富強普魯士帝國的基礎為目標,威廉大帝在當政期間收留過尋求庇護的猶太難民和胡格諾派教徒(Huguenot)。
威廉大帝的兒子弗里德里克一世是首個普魯士國王。他將快速發展的柏林定普魯士王國的首都。兒媳夏洛特(Sophie Charlotte)積極推動藝術發展和科學事業,宮廷上下悟物尚智,一片生機勃勃。而弗里德里克二世(Friedrich II)則以大量的興修工程來展現他的偉大政績,他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也極有天賦。18世紀後期,劇作家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和思想家兼出版商Friedrich Nicolai在德國發起了蒙運動。柏林能夠成真正的國際大都會,他二人皆有貢獻。
19世紀的柏林的形勢處於下風。1806年到1813年被法國佔領,1848年中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又遭到鎮壓,某程度上都阻礙了蒙運動帶動的政治變革。1850年到1870年間工業革命來臨,在西門子和伯西格(Borsig)等大公司的刺激下,柏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1871年,普魯士首相卑斯麥統一德國,由威廉一世(Wilhelm I)擔任德皇。到了1900年,柏林的人口已達到接近200萬人。

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成工業巨人,但戰事及其招致的後果使整個德國變得動蕩不安。1918年11月9日,社會民主黨黨魁夏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在議會的二樓宣佈日爾曼共和國成立。數小時後,卡爾(Karl Liebknecht)又在市政廳宣佈成立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年1月,帝國軍隊的殘餘勢力殺害了卡爾和革命家盧森堡(Rosa Luxemburg),用血腥的手法把這場革命運動結束了。
在納粹黨掌權之前,共產黨是「紅色柏林」,在1932年的選舉中獲得31%的選票。即使希特勒當政期間,柏林有很多人仍是反對納粹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柏林多處被盟軍炸毀。在1943年8月到1944年3月的「柏林戰役」中,英國戰機每晚都轟炸柏林。今天在菩提樹下大街看到的建築物,很多都是在戰後的廢墟重建起來。蘇聯人從東線進攻柏林,前後共有近2萬名蘇軍葬身在那裡。
1945年8月,波茨坦會議就柏林的問題作出最後定案,由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4個戰勝國分別佔領柏林各地區。1948年6月,3個西方盟國推出西德貨幣,並在它們的區域內建立了一個單獨行政部門,柏林因此被一分二,隨後蘇聯立即封鎖西柏林。了確保西柏林居民糧食日用品充足,同時要防禦蘇聯的入侵,盟軍展開了大規模的空運行動。1949年10月,東柏林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1961年8月柏林圍牆建好,使東德的技術人員不能流向西德。

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重新開放,在1990年7月1日終於被拆掉。德國統一條約規定柏林德國的正式首都,1991年6月,西德下議院投票通過,在今後10年內將政府從波恩遷往柏林。此,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機構便負起了重建柏林中心城區的任務。90年代,柏林市大興土木,重建了波茲坦廣場、並在1998年建成DaimlerCity和2000年建成索尼中心(Sony Center)。1999年4月,重新修葺的德國國會大廈再次用,成德國議會的辦公地點。柏林又再成德國的首都。

p2.jpg

p2.jpg (7.9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p3.jpg

p3.jpg (6.4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p4.jpg

p4.jpg (7.8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p5.jpg

p5.jpg (6.1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觀光娛樂

柏林的節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主顯節(1月6日)、復活節、勞動節(5月1日)、五旬節(5月或6月)、聖體節(6月)、聖母升天節(8月15日)、德國統一日(10月3日)、萬聖節(11月1日)、聖誕節和聖誕節翌日(12月25日、12月26日)。所有商店和銀行在節假日都不營業。

柏林每年都有很多的慶典、節日、音樂會和派對。每年2月舉行的柏林電影節是世界第二大的電影盛會。6月的Christopher Street Day是大型的同性戀遊行活動,愛情遊行則在7月上旬舉行。在聖誕節來臨前的11月也要搞搞新意思,全城舉辦柏林爵士樂節,還會開設聖誕市場。

Public Holidays
3月/4月 - 復活節翌日
5月1日 - 勞動節
復活節後的第40天 - 升天節
5月或6月的星期日 - 五旬節
5月或6月的星期一 - 五旬節翌日
10月3日 - 德國統一日
12月25日 - 聖誕節
12月26日 - 聖史提芬日
1月1日 - 新年
3月/4月 - 受難節
3月/4月 - 復活節


柏林的許多公園和森林都步行和跑步作了專門的設計,游泳池亦有很多。足球、排球、手球和其他集體運動在柏林都十分流行,但是通常要先成為會員才行。柏林郊外有大型的室內運動中心,有游泳池、網球場、健身中心、桑拿浴室等一應俱全。位於Friedrichshain區的埃洛朗斯運動中心(Sport-und Erholungszentrum)甚至有溜冰場。柏林市郊的鄉間有很多單車路徑。10月中旬到3月上旬,許多室內滑冰場都會對外開放。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chtnis-Kirche)

柏林人將威廉大帝紀念教堂的廢墟稱「挖空的牙」。這裡令人回憶起二次大戰的災難場面。1943年,教堂在英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中遭到徹底破壞,只有西面的塔樓沒有被炸垮。

對比起西柏林這個發達商業城市,這裡當然顯得份外與不同。重建的教堂主要用藍色的刻花玻璃裝飾,裡面收藏了藝術大師夏加爾(Chagall)的作品。不過參觀時要小心,隨時會被玩滾軸溜冰的人撞傷,或是被潛伏的乞丐抓住,非得糾纏到你露出一把鈔票不可。


布蘭登堡大門(Brandenburger Tor)

關於柏林的照片上怎能沒有布蘭登堡大門,因這裡曾是東西不可逾越的分界線。布蘭登堡大門建於1791年,常用作柏林軍事政治集會的集中地。1989年11月,拆除柏林牆的紀念活動就是在這舉行。

這座18世紀的雄偉建築曾給人賦予過不同的象徵意義。設計師朗漢斯(Carl Gotthard Langhans)設計它的本意為象徵和平。數年後,大門的上方加上了一座駕著四馬戰車、長了雙翼的勝利女神青銅像,象徵著普魯士軍國主義。

從19到20世紀,不同政治意念的組織都以布蘭登堡大門作為其集會和列隊的場所。1961年柏林圍牆建成,布蘭登堡大門被封閉,僅僅鎖著一個無人地帶。

1989年東西柏林的邊界消失,這個地方也重新對外開放。現在,車輛可以自由穿過布蘭登堡大門。招搖撞騙的傢伙還在這裡兜售柏林圍牆的碎塊,是不是真的鬼才知道。如果把那些賣給遊客的碎塊拿來重建柏林圍牆,恐怕能把整個德國給圍起來。


德國文化中心(Kulturforum)

德國文化中心位於波茲坦廣場的西面,是博物館和音樂廳的集中地,讓你全情投入瞭解德國文化。首先就是柏林和諧音樂廳(Berliner Philharmonie),那裡的音響效果無與倫比。然後還可以去參觀室樂音樂廳(Chamber Music Hall)和新羅馬建築風格的聖馬泰教堂(St Matthikirche)。

繪畫藝術館(Gemaldegalerie)是不容錯過的景點,那裡收藏了許多13到18世紀的歐洲名畫。其他著名的景點還有印刷與繪畫博物館(Museum of Prints and Drawings),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Applied Arts)有錯覺大師Escher的作品。


查理檢查站博物館(Checkpoint Charlie Museum)

這裡曾坐落著那個名聲遠播的塔樓,象徵著冷戰時期東西方的緊張關係。塔樓在兩德統一之後幾月內就被無聲無息的推掉了,查理檢查站博物館就成了唯一留存下來的歷史見證。2001年檢查站的原址上建了一個崗亭的複製品(原來的那個崗亭現在澤倫多弗盟軍博物館(Allied Museum in Zehlendorf)。

這座博物館很有趣(雖然票價過貴),當中陳列了前東德人逃往西德時所用的一些巧妙裝置。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就是劃分世界東西方範圍的對抗點,亦是80人的葬身處。

博物館西面是東部畫廊(East Side Gallery),收藏了真正的柏林圍牆碎塊,是市政當局專誠保留下來,還讓當地的藝術家在牆上作畫加以裝飾。


克羅伊茨貝格(Kreuzberg)

克羅伊茨貝格是位於柏林中央商業區南面的住宅區。那裡的居民全都是時髦的無政府主義者和土耳其移民。你常常聽到的那些身穿皮衣的龐克一族和新移民的故事,這裡就是源頭。

這裡依然充滿生氣,不過確是有點過於自我強求獨樹一幟。如果說那些與世不恭的陳詞濫調是種傳染病的話,這裡就該被強行隔離了。土耳其咖啡店和市集不錯,書店有特色,地下藝術和音樂也值得一看。

在德國,無證主義發展成了一個有序的民運動。這裡的居民的反叛心理要驅使他們在每年的5月1號發動起儀式性的暴亂。龐克一族還在大街的一角豎立起龐克銅像,對著柏林的中心嗤之以鼻,以象徵龐克精神永垂不朽。


斯塔西總部(Stasi HQ)

前德國民主共和黨的秘密警察(臭名昭著的史塔西)總部坐落在荒涼的東柏林郊外。史塔西擁有眾多的專職特工和數之不盡的兼職告密者,令人窒息的控制力滲透到了東德每一角落。恐怖和猜疑的氣氛充斥著德人的生活,連與家人在飯桌上談話也恐防給人竊聽。史塔西可怕就可怕在它如影隨形,無所不在。它的外在的暴力與此相比,倒在其次了,當然嚴刑逼供他們也幹。今天的秘密警察總部已不再是秘密,開放給遊客參觀。可是這裡吸引人前來參觀並不是因為陳列了甚麼,而是曾經發生過甚麼。身在總部裡,你可以感受到那股對靈魂背叛和人性泯滅的逼壓感。


波茲坦(Potsdam)

波茲坦位於柏林西南面的哈弗爾河(Havel River)邊, 從17世紀開始便是德國大亨的世外桃源。他們留下的豪宅與宮殿既讓人敬畏又令人厭惡,與他們的人品如出一轍。18世紀中葉,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the Great)迷戀法式的宏偉與氣派,在這裡修建無憂城堡(Schloss Sanssouci)。可是,他的法式宮殿與他的法國詩歌作品一樣可憎。此外,這裡還有威廉二世(Wilhelm)模仿都鐸風格建造的官邸。1945年7月,決定德國戰後命運的著名的波茲坦會議就是在這舉行。

8520home201s.jpg

8520home201s.jpg (8.7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687as.jpg

8687as.jpg (7.2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889as.jpg

8889as.jpg (9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889hs.jpg

8889hs.jpg (7.7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i-1s.jpg

i-1s.jpg (4.1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柏林的節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主顯節(1月6日)、復活節、勞動節(5月1日)、五旬節(5月或6月)、聖體節(6月)、聖母升天節(8月15日)、德國統一日(10月3日)、萬聖節(11月1日)、聖誕節和聖誕節翌日(12月25日、12月26日)。所有商店和銀行在節假日都不營業。

柏林每年都有很多的慶典、節日、音樂會和派對。每年2月舉行的柏林電影節是世界第二大的電影盛會。6月的Christopher Street Day是大型的同性戀遊行活動,愛情遊行則在7月上旬舉行。在聖誕節來臨前的11月也要搞搞新意思,全城舉辦柏林爵士樂節,還會開設聖誕市場。

Public Holidays
3月/4月 - 復活節翌日
5月1日 - 勞動節
復活節後的第40天 - 升天節
5月或6月的星期日 - 五旬節
5月或6月的星期一 - 五旬節翌日
10月3日 - 德國統一日
12月25日 - 聖誕節
12月26日 - 聖史提芬日
1月1日 - 新年
3月/4月 - 受難節
3月/4月 - 復活節



柏林的許多公園和森林都步行和跑步作了專門的設計,游泳池亦有很多。足球、排球、手球和其他集體運動在柏林都十分流行,但是通常要先成為會員才行。柏林郊外有大型的室內運動中心,有游泳池、網球場、健身中心、桑拿浴室等一應俱全。位於Friedrichshain區的埃洛朗斯運動中心(Sport-und Erholungszentrum)甚至有溜冰場。柏林市郊的鄉間有很多單車路徑。10月中旬到3月上旬,許多室內滑冰場都會對外開放。


威廉大帝紀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chtnis-Kirche)

柏林人將威廉大帝紀念教堂的廢墟稱「挖空的牙」。這裡令人回憶起二次大戰的災難場面。1943年,教堂在英國空軍的狂轟濫炸中遭到徹底破壞,只有西面的塔樓沒有被炸垮。

對比起西柏林這個發達商業城市,這裡當然顯得份外與不同。重建的教堂主要用藍色的刻花玻璃裝飾,裡面收藏了藝術大師夏加爾(Chagall)的作品。不過參觀時要小心,隨時會被玩滾軸溜冰的人撞傷,或是被潛伏的乞丐抓住,非得糾纏到你露出一把鈔票不可。


布蘭登堡大門(Brandenburger Tor)

關於柏林的照片上怎能沒有布蘭登堡大門,因這裡曾是東西不可逾越的分界線。布蘭登堡大門建於1791年,常用作柏林軍事政治集會的集中地。1989年11月,拆除柏林牆的紀念活動就是在這舉行。

這座18世紀的雄偉建築曾給人賦予過不同的象徵意義。設計師朗漢斯(Carl Gotthard Langhans)設計它的本意為象徵和平。數年後,大門的上方加上了一座駕著四馬戰車、長了雙翼的勝利女神青銅像,象徵著普魯士軍國主義。

從19到20世紀,不同政治意念的組織都以布蘭登堡大門作為其集會和列隊的場所。1961年柏林圍牆建成,布蘭登堡大門被封閉,僅僅鎖著一個無人地帶。

1989年東西柏林的邊界消失,這個地方也重新對外開放。現在,車輛可以自由穿過布蘭登堡大門。招搖撞騙的傢伙還在這裡兜售柏林圍牆的碎塊,是不是真的鬼才知道。如果把那些賣給遊客的碎塊拿來重建柏林圍牆,恐怕能把整個德國給圍起來。


德國文化中心(Kulturforum)

德國文化中心位於波茲坦廣場的西面,是博物館和音樂廳的集中地,讓你全情投入瞭解德國文化。首先就是柏林和諧音樂廳(Berliner Philharmonie),那裡的音響效果無與倫比。然後還可以去參觀室樂音樂廳(Chamber Music Hall)和新羅馬建築風格的聖馬泰教堂(St Matthikirche)。

繪畫藝術館(Gemaldegalerie)是不容錯過的景點,那裡收藏了許多13到18世紀的歐洲名畫。其他著名的景點還有印刷與繪畫博物館(Museum of Prints and Drawings),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Applied Arts)有錯覺大師Escher的作品。


查理檢查站博物館(Checkpoint Charlie Museum)

這裡曾坐落著那個名聲遠播的塔樓,象徵著冷戰時期東西方的緊張關係。塔樓在兩德統一之後幾月內就被無聲無息的推掉了,查理檢查站博物館就成了唯一留存下來的歷史見證。2001年檢查站的原址上建了一個崗亭的複製品(原來的那個崗亭現在澤倫多弗盟軍博物館(Allied Museum in Zehlendorf)。

這座博物館很有趣(雖然票價過貴),當中陳列了前東德人逃往西德時所用的一些巧妙裝置。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竟然就是劃分世界東西方範圍的對抗點,亦是80人的葬身處。

博物館西面是東部畫廊(East Side Gallery),收藏了真正的柏林圍牆碎塊,是市政當局專誠保留下來,還讓當地的藝術家在牆上作畫加以裝飾。


克羅伊茨貝格(Kreuzberg)

克羅伊茨貝格是位於柏林中央商業區南面的住宅區。那裡的居民全都是時髦的無政府主義者和土耳其移民。你常常聽到的那些身穿皮衣的龐克一族和新移民的故事,這裡就是源頭。

這裡依然充滿生氣,不過確是有點過於自我強求獨樹一幟。如果說那些與世不恭的陳詞濫調是種傳染病的話,這裡就該被強行隔離了。土耳其咖啡店和市集不錯,書店有特色,地下藝術和音樂也值得一看。

在德國,無證主義發展成了一個有序的民運動。這裡的居民的反叛心理要驅使他們在每年的5月1號發動起儀式性的暴亂。龐克一族還在大街的一角豎立起龐克銅像,對著柏林的中心嗤之以鼻,以象徵龐克精神永垂不朽。


斯塔西總部(Stasi HQ)

前德國民主共和黨的秘密警察(臭名昭著的史塔西)總部坐落在荒涼的東柏林郊外。史塔西擁有眾多的專職特工和數之不盡的兼職告密者,令人窒息的控制力滲透到了東德每一角落。恐怖和猜疑的氣氛充斥著德人的生活,連與家人在飯桌上談話也恐防給人竊聽。史塔西可怕就可怕在它如影隨形,無所不在。它的外在的暴力與此相比,倒在其次了,當然嚴刑逼供他們也幹。今天的秘密警察總部已不再是秘密,開放給遊客參觀。可是這裡吸引人前來參觀並不是因為陳列了甚麼,而是曾經發生過甚麼。身在總部裡,你可以感受到那股對靈魂背叛和人性泯滅的逼壓感。


波茲坦(Potsdam)

波茲坦位於柏林西南面的哈弗爾河(Havel River)邊, 從17世紀開始便是德國大亨的世外桃源。他們留下的豪宅與宮殿既讓人敬畏又令人厭惡,與他們的人品如出一轍。18世紀中葉,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the Great)迷戀法式的宏偉與氣派,在這裡修建無憂城堡(Schloss Sanssouci)。可是,他的法式宮殿與他的法國詩歌作品一樣可憎。此外,這裡還有威廉二世(Wilhelm)模仿都鐸風格建造的官邸。1945年7月,決定德國戰後命運的著名的波茲坦會議就是在這舉行。

8520home201s.jpg

8520home201s.jpg (8.7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687as.jpg

8687as.jpg (7.2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889as.jpg

8889as.jpg (9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8889hs.jpg

8889hs.jpg (7.7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i-1s.jpg

i-1s.jpg (4.1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交通網絡

柏林的巴士速度很慢但舒適。每個車站除了站名以外,還用大大個「H」字作標記。司機會負責賣票,亦設有找贖。到站之前通常會廣播站名,或是將站名顯示在電子屏幕上。要下車只需按一下扶手上的按鈕即可。晚上8點後只有前門才可上車。

柏林市區到處都設有「計程車電召處」,電召計程車的收費比在街上截較貴。柏林內城亦有一些出租的電動三輪車叫Velotaxi。

與其他大城市相比,在柏林開車真的很容易,但泊車仍是令人頭痛的問題。由於市區仍然進行很多建設,往往會遇上塞車、改道和死胡同的情況。所以,最好還是善用公共交通工具。


柏林非常適合騎單車,這也是遊覽柏林最好的方法。所有街道都設有單車專用的車道,市內到處都是單車租賃商店。

昨日殘舊的柏林有軌電車已被外型時款的型號取代。有軌電車只在城市的東區運行,整個柏林東區共有30條電車軌道,也算是四通八達。

柏林的各個歷史中心相距很近,步行去最方便。在市中心走走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即使Tiergarten那麼大的公園也沒問題。但到了晚上,當然要特別小心。

很少有飛往柏林的國際直航。視乎你選用哪間航空公司,一般你會首先抵達其他歐洲城市,如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巴黎或倫敦,然後再轉機到柏林。在德國購買的機票價格中均包含了機場稅。柏林有3個機場。Tegel機場(TXL)主要是德國和歐洲境內的航班服務。Schnefeld機場(SXF)主要是服務往來歐洲、亞洲、非洲和中美洲的國際航班。在1948到49年蘇聯封鎖柏林期間,Berlin-Tempelhof機場(THF)因是盟軍空運行動的主要著陸地方而成名,現在這裡主要是內陸航班和飛往中歐的航班提供服務。連接柏林和德國各大機場的內陸航班,通常都在Tempelhof機場和Tegal機場。
柏林的3個機場都可以乘坐火車或巴士前往,不用坐計程車那麼破費。從Tegal機場乘坐JetExpressBusTXL可以去到城中區(Mitte),乘X9或109路巴士可以到達城西區(CityWest)。到Schnefeld機場可以從動物園站坐機場列車,或者慢一點的S9號列車,你也可以乘坐171號巴士往盧多(Rudow)地鐵站,然後轉車到柏林市中區。在Tempelhof機場坐U6列車到柏林市區,要在Platz der Luftbrcke下車,或者在Kurfrstendamm坐119號巴士,途經克羅伊茨貝格也可以。

德國的鐵路系統是全歐洲效率最高的。柏林與德國各地以及歐洲各國都有鐵路相連。新落成的中央車站(Lehrter Bahnhof)仍會有列車經過市中心西部(即西柏林)的西站(Bahnhof Zoo)和東部的東站(Ostbahnhof)。但由於城市周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所以列車的運行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調整某些列車的開出或到站時間,有時會逼不得以改變路線。

柏林有很多長途巴士開往歐洲各地,大多數都集中在夏洛勝堡(Charlottenburg)的Omnibusbahnhof am Funkturm,即著名的西柏林電視塔(Funkturm radio tower)對面。

你也可以選擇自已開車。柏林A10環線上的各條公路連接德國和歐洲其他城市,包括通往波蘭斯德丁(Stettin)的A11號高速公路,往法蘭克福/奧德河的A12號高速公路,往德累斯頓(Dresden)的A13號高速公路,通往萊比錫(Leipzig)、紐倫堡和慕尼黑A9號高速公路,通往漢諾威(Hanover)的A2號高速公路和往漢堡的A24號高速公路。

寄給朋友  即時列印  發表意見

07dalglish.jpg

07dalglish.jpg (10.5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heshou.jpg

heshou.jpg (6.8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leedsfowler.jpg

leedsfowler.jpg (7.8 KB)
200 x 150 PIXEL下載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多謝支持及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圖文] 德國 - 柏林[+]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