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819
- 精華
- 0
- 威望
- 269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
發表於 2007-4-25 01:35 AM
| 顯示全部帖子
名作家 及 教育工作者 阿濃 反 何氏怪音
作者: 阿濃
1 }+ v U# v+ \ \( ]( A, A* y原載: 《星島日報》〈過眼集〉 2007年1月15日& m9 S8 i1 T; [ @3 c# E3 z
9 d( W8 r1 R5 }
% t2 E. J B+ M# E9 [5 X2 x--------------------------------------------------------------------------------. m$ [& H% f+ |5 E
& U% c" w" Q4 o
亭老來電,叫我看一看他的網上文章,是有關「正音」「邪音」之辯的。( h7 r" g% i3 A4 ?$ a1 n' g
看過之後不能不同意他所指出的:香港有人提出的所謂「正音」,卻恰恰便是「邪音」。, K3 i" J) N3 a- O
$ {/ d9 w7 i* M1 B
而香港電台和教統局負責人怯於提倡者「博士」名銜,加上自己之無知,盲目跟隨,出現許多怪誕的讀法,使正宗的廣府人也聽不懂這些所謂「正音」的廣府話。
) L; r; u4 X7 t. C7 L7 g4 ~+ H ^) F; D, Z. E% x' O' ^
原來提倡所謂「正音」者依據的是一部宋代的韻書《廣韻》,亭老責問:7 T5 I* x! B8 I( j
! r0 W3 ^" l+ a" G) W) F* `語言有生命力,方言多變讀,由於變讀更顯生命力,為甚麼要我們一定要根據宋代洛陽的讀法來說我們現代的廣府話?
' Y# J* W4 S: V8 e; ?- n7 l+ Z# P. R+ A6 s! P! T& d& ~+ ~4 a
古今音韻變遷有六個時期,有甚麼理由要廣府話千年不變?
R+ C8 H0 n* s6 h& J. H" }! E& x1 A0 i0 S
音韻學家趙元任、羅常培、馬宗霍、王力做語言的調查研究,也是承認民間語音客觀存在的事實,再去研究它們與古代音韻的關合,而不是拿著一本古代韻書來批評現代流行的廣府話。. c5 { g3 e1 B7 _$ A+ z
( ?0 U; W7 I* t4 C, W( P# c
現在的情況是全國皆錯,只有報告新聞的幾個人才對,有沒有這個理由?, M) K' N4 h; k0 D# J9 p3 D% J/ r
( E. {4 z5 ~; {看到這裏,我覺得亭老有理,便在www.cantoneseculture.com網頁上簽上我的名字,支持這個抗議活動。# A+ S' S o( {+ d" B% B
5 u( ?2 f$ ^7 A
[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4-25 at 01:38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