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2212
- 精華
- 0
- 威望
- 619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48#
發表於 2005-12-8 04:58 PM
| 只看該作者
戰鬥分類(1)
+ t, N0 v: r c* s1 ~最可怕的戰鬥-城市戰(地獄里的戰爭)6 x$ h$ k8 a4 k" x- y. T
& [8 b/ R$ X2 _
自人類出現戰爭以來,城市戰就相随相伴。从早期開始,城市戰就一直要求有大量的步兵、充足的時間、各种武器及大量弹药。進攻部隊往往冒着遭受傷亡、补给不足,以及感染传染病的風險。对城市的進攻,还会导致大量平民的傷亡和整個城市的破坏。在現代城戰中,指挥员也面临着诸多难题,难以控制预定的军事行動节奏,后勤储备常常枯竭,许多有前途的指挥官因城市戰而名声扫地。因此,城市战被称為“地獄里的戰爭”。( X% }7 _$ _5 z, g# c+ @
) j& u! y2 e& p
城市的居民區变成戰場
0 S" X, M- e" s, M6 I; R' s" V2 s, @
在人类歷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城市代表着國家的财富和權利,自然成為军事打击的目标。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和便于控制廣大鄉村,城市一般都建在河流、通衢、海港旁。为了控制有利的军事地形,城市都围绕着城堡和要塞发展起来。从早期歷史開始,為了保護財産、维护自己的統治,統治者都在城市周围堅固的的防禦工事并駐紥重兵。尽管的主要人口居住在農村,但城市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军事、教育乃至宗教活动的中心。在上古和中古时期,戰爭就是从對城市的進攻或包圍開始的。但到了18世纪,戰爭的主要目標不再是城市,取而代之的是敌方軍隊,野戰指揮官希望将敌方军队引入一场决定性的交战,以一战的胜负决定整个战争的输赢。在实施这种战争的同时,仍会以武力威胁敌国首都或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城市。
6 j( M( W3 Q8 d3 K! S1 Z7 ^) k3 s0 X# s Z: D0 S
保证完整、不受破坏的城市一直是最高的政治目标。所以,在战争过程中,城市通常都被宣布是开放的,战场在城墙之外进行,从而避免因旷日持久的围攻和残酷的城市战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毁灭。与拚城市消耗比起来,军事指挥官们对实施战场机动作战更感兴趣,因此总是尽可能地在城市作战。在争夺城市的过程中,平民通常被疏散,从而使城市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座“空城”内进行。在存在着阶级斗争的近代工业化城市中,围攻城市还要冒引发社会动乱和阶级革命的风险。例如1870年普鲁士对巴黎的围攻,就引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
8 H9 b4 h# i! N8 V( R
6 o6 d: n5 M$ W 工业革命使城市变成了军队的熔炉。20世纪,城市遭受了规模空前的空袭和地面地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为避免城市遭受破坏,人们做出了巨大努力。1940年6月,为防止巴黎遭受破坏,法国宣布巴黎是一个“不设防城市”。1942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在撤往巴丹半岛时也曾放弃了马尼拉。但这只是例外,大多数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未能逃脱战火的浩劫。华沙曾三次成为战场。第一次是1939年9月,当时纳粹德国的“闪击战”达到了顶峰。第二次发生在1943年4月,当时因犹太人居住区发生起义,纳粹采取报复性的“最后解决方案”。第三次发生在1944年8~9月间,当苏联红军最后占领该城时,华沙85%的建筑已被夷为平地。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战略决策使斯大林格勒和柏林饱经战争蹂躏。马尼拉、布达佩斯、南京等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都曾遭到严重破坏。3 M. q) g. | C% K9 j! V/ j4 p q
4 A& W8 ~2 n. } D5 u7 \
二战后,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大都市成为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象征。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0%。许多城市发展得过于庞大,以至于战争来临时疏散起来非常困难,可怕的平民伤亡并不一定是直接进攻所至,如希特勒对列宁格勒长达900天的围困所造成的可怕饥荒导致40多万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军事冲突频频光顾城市,这在汉城、贝鲁特、喀布尔、巴拿马城、摩加迪沙、格罗兹尼表现得非常突出。
y! @' `; s4 }2 ]0 y% Z$ d3 }1 }7 U: L
现代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使城市作战越发变得难以避免。因为缺乏高精确度武器的指挥官们将发现,如果他们比对手更了解城市,并且能够动员城市的资源和人员为己方,他们宁愿选择在城市作战,以抵消对手的优势。非战斗人员的存在,以及城市本身的性质也可能使精确打击成为问题。作为一项完整的火力机动计划,精确打击可以将特定的工业、设备、军事基础设施和部门锁定为打击目标,但无法控制和占领一座城市。海湾战争期间对巴格达以及科索沃战争期间对贝尔格莱德的精确打击确实给被打击者造成了巨大损失,但被打击者并未因此而屈从美国的意愿。- P3 Q, J, t& J
. H* x) o% M# `( x E, U
进行城市战需要考虑的因素7 n( o6 y* C* H6 W- B# g" x
0 _; ~2 W+ ~7 y' P! h6 N& P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性。有的城市设防牢固,遭到破坏后容易恢复;有的城市比较脆弱,无法应付日常需要,更不用说军事行动了;有的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几乎不能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用水、排污管道,电力、交通、公共健康设施;有的城市如香港、纽约、法兰克福、汉城和新加坡遭遇战争将威胁到当地乃至全球的经济稳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军事行动前、行动中乃至行动后,都受到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制约。
, C: n( T4 ?$ a5 X# r* D# y- `4 k- H" u% c$ v, \+ o
传统的城市战在一开始时往往采取包围的做法,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攻占它。传统的方法是地毯式的席卷,逐个街区清除敌军。这样需要投入众多兵力,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后勤支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战法。一是采取城市渗透战术,沿多个轴线进攻,控制一个重要目标,然后使之同其他地区隔离,并对其实施保护。这是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攻占格罗兹尼时首次使用的战法。俄军沿多个轴线夺取总官邸、火车站、无线电台/电视中心,在深入城市中心之前基本没有遇到大的抵抗。车臣叛军懂得不可能建立永久性的支撑点,因为任何坚固的支撑点都将成为俄空军、炮兵和机动部队打击的目标。相反,车臣叛军建立了一些临时据点,并雇用了大量的城市平民,在整个城市进行部署。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必须确保通往纵深目标的交通线,否则占领部队会迅速被切断同后续部队的联系。二是城市插入,即沿不断变化的狭窄轴线在城内推进。俄军第二次进攻格罗兹尼时战法有所变化,但支援火力及与友邻部队协同的困难妨碍了对推进方向的灵活调整。三是“城市蜂拥”式战法,就是在特定地域内巡逻的小分队随时待命到邻近地区采取军事行动。这种战术对于低强度战斗是可行的。四是典型的围攻战术。即包围城市,在隔绝与外界信息联系的同时,切断其食物、水电和卫生等补给设施,将愿意离开的平民引导到一个“可以控制的坏境”。进攻组织者往往从空中攻击城市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目标,同时又可避免下一步的抵近攻击。围攻要持续进行,直至城市平民迫使军队投降。尽管平民可能会因失去信心而要求投降,但历史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平民具有与军队同样的决心,他们不愿让外国势力统治他们的国家,二战中列宁格勒和华沙的居民就曾在这种条件下投入了战斗。+ E/ g' v# C, o* e, ?+ F6 T
2 t- E9 v- j F! `" ^; s 占领城市前必须做好应付平民生活保障的准备。如果供水系统遭破坏或被污染,就可能爆发流行病。如果包围了城市,城中的人员将很快用尽食物,新闻媒体马上会刊登一些饥饿和染病孩子的照片。特别是,指挥官不可能宣布为了军事考虑不顾平民的死活。那么,他必须做好重建城市的准备,及时提供食物、水、保健、公共医疗等设施和公共安全机构。城市战通常比机动战消耗的物资更多,而保障平民需求给后勤系统增加更重的负担。一支部队的支援体系显然无法供应整个城市。- l0 v/ v7 B/ O, v4 C
& v! T2 }8 o; Y4 |1 B5 g, b* O. ?# @
用大炮和空袭“破坏城市然后再重建”不再是一种经常被考虑的选择。因为政治、经济、公共关系以及人权等方面的原因,使火力支援受到限制,对博物馆、古代建筑、纪念碑、庙宇、教堂等文化设施的袭击受到了越来越我的禁忌。这一切都会使步兵遭受更大的伤亡。武装直升机将成为城市战中最有效的空中支援手段。但敌人的近程防空武器可能会限制武装直升机的使用。在城市战中,如果直升机被击落在敌占区,很难组织营救行动。8 a% Q3 x! O+ P; @) O2 J
* h9 }3 i' u. l 城市战中最好的情报来源是当地警察、市政工程师、公用事业工人、医务工作者和零售商。假如他们不合作的话,将使进攻部队陷入极度的危险之中。城市战中1:12500的地图是最有用的,但这种地图比较难找,而且城市地图一般都是过时的,基本派不上用场。所以,非标准的定位系统在城市战中占有优势。地铁、隧道、电线、光纤电缆、天然气、蒸汽、污水等管道的精确位置成为极为重要的信息,这些通道可能成为关键的战斗场所。
& f: M+ Y! w, X
+ d9 M" K7 Q5 O& H2 F 官兵的健康也面临着挑战。由于公共设施遭破坏,地方病和流行病可能传染给部队,造成非战斗减员。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就受到了霍乱、病毒性肝炎、结肠炎等疾病的袭扰。在最冷的几个月里,有15%的官兵因患病毒性肝炎失去战斗力。在城市战中,战场伤亡率通常较高,而且参战人员心理损伤很大,因此部队必须定期轮换,且每批部队的参战时间应相对较短。这意味着在持续在城市战中,一个师只有不到两个旅的兵力能够投入战斗。 n4 V# Y% n# ^, w" T7 B$ h
2 P8 t3 ^& a$ h9 U# A
城市通信也是城市战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当地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系统没有遭破坏,必须对其进行保护。虽然它们是最不安全的通信手段,但它们同时也是最可靠的通信手段。由于高层建筑、电线、电力火车和电车线路、工业输电线路干扰了调频无线电的发射,所以战斗指挥受到了威胁。在一个城市通常只有屈指可数的调频频率,而且大多数在较低的波段,所以敌对双方都希望使用同样的电磁频谱。通信部队需要建立备有网络、定向天线和转播设备。有线通信将是城市战的主要通信手段。
% Y# K8 @1 g; R! a) b P t9 ]7 } `$ j
城市战的战术考虑
; X( g8 r& z5 @# v' }" u# x; i/ C/ @7 [9 z7 Y
一些老技术在城市战中比新技术更实用。例如,现代步兵武器中普遍使用的.223子弹不能穿透墙体,而古老的.30或.308子弹却可以穿透砖、木、土坯。在城市中,坦克的作用很有限,特别是在高楼林立的地区。因为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坦克主炮和机枪的仰角不够。而自行榴弹炮却可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格罗兹尼的战斗中,俄军发现老式的ZSU23-4高炮是一种打击地下室和高层建筑的有效武器。俄军还认识到了白磷的用处,它可有效渗透防毒过滤器,也没有任何条约禁止使用它。俄军还发现,在城市战中轮式装甲输送车比履带输运车更为适用。
# a6 k" p2 g) O. g4 b) I* ^. F# w/ r
. c0 R6 Q- Z# g' A) K. U# B 如何对装甲车辆进行防护,在城市战中不是小问题。在格罗兹尼战斗中,车臣非法武装分队通常由15~20名士兵组成,再分成3~4人的战斗小组,小组中编有反坦克炮手、机枪手、狙击手、甚至还有副炮手。狙击手和机枪手负责压制、支援步兵,而操作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炮手则专门对付装甲车辆。各战斗小组分散在地面、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由5~6人的猎杀小分队同时攻击一辆装甲车。车臣猎杀小分队常在狭窄的街道伏击俄军车队,先摧毁车队前后两头的车辆,使车队无法行动,然后逐个摧毁。俄军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在装甲车辆前面部署不乘车的步兵,包括在车队里部署的ZSU 23-4高炮,在车辆上装备防护装甲。! f& v( k( \8 V& J* a
' n/ C& p# Y0 X4 l( e- ~/ ] 俄兵条令要求,在城市战中要保证6:1的兵力优势。在格罗兹尼之战中,大约6万名俄军对付1.2万名车臣叛军。尽管有5:1的优势,但俄军仍显得捉襟见肘。俄军还逐步认识,他们占领的每一幢建筑物必须派兵把守,否则叛军会重新夺取并割断推进中的俄军。城市战还会消耗大量的弹药,特别是手榴弹、发烟手榴弹、催泪瓦斯手榴弹、爆破炸弹,一次性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烟幕弹,这给后勤保障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俄军在格罗兹尼的经验显示,带有抓钩的绳子、轻便梯子、信号弹等对城市战来说非常重要。( n$ Q1 Q9 ]- x* S
: ^, ?- ~3 \1 K3 i. n$ E
城市战是一种主要由连、排和班完成的小规模战斗。作为主要战斗单位和步兵分队需要配备多种武器。装甲车辆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工兵提供穿越和破障支援,迫击炮和火炮提供烟幕和火力支援,高射机枪、烟幕发射器、火焰喷射器提供基本支援。
! p+ k3 f) P* h% z
9 i& c( p9 D, G 当然,战术要随敌人和城市的不同、战斗强度和部队任务情况而定。城市地形和作战原则限制了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发挥。巡逻、伏击和奇袭是城市战的关键。熟练的狙击手在城市战中能产生威慑性的后果。城市的中心可以隐蔽进攻者,也可隐蔽抵抗者。许多城市在改造其中心地区时使用了控制式结构。这种现代化建筑结构尽管为进入该地区提供了通道,但这种设计有利于控制通往该地区的通道。电视监控系统能够监测到可疑人员,麦克风可以监听对话。1 ^3 y1 A: k: X1 Q; O3 S
( M6 f2 \* v# Y
误伤将为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各分队的接合部。在格罗兹尼,俄军认识到部队需要穿上一些比较明显并容易改变颜色的服装,特别是在进攻战斗中。标志性牌子或其他准备好的识别标记可让友领部队有效识别已占领的房间和建筑。部队所在区域必须标示明显,以避免误伤。 |
愛情就像離境大堂,可喜可悲,帶你到另一個世界...... |
|